乱世佳人100句经典台词【如何评价《乱世佳人》?】

如何评价《乱世佳人》?

-

第一次《飘》 -

初中,不谙世事,只虚浮地知道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乱世佳人》,英文名是《gone with the wind》,以及主人公之间的爱恨纠葛,还有一句很有名的句子“tomorrow is anotherday”,然却不明白结构这样简单的句子怎么就成了名句,可仅仅这些已经够了,够让我在同龄孩子中扬眉吐气了。 -

无论如何,受惯武侠思想教育的我不喜欢郝思嘉的自私和心机。 -

第二次《飘》 -

十年前,高三,卷纸如雪花般漫天飞舞,生活就如同走在了悬崖峭壁上,如履薄冰,憧憬着大学莺歌燕舞的生活,却无法面对那从未有过的重负和压力,从郝思嘉哪儿,我学了一句话“明天又是另一天”,在她沮丧、无助的时候,这句话总会出现,然后一切难题迎刃而解,故事便吸引着我一路读下去,然后我便机械地以为毅力和坚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最大的困难也不过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已。 -

厚厚的书一页页地翻动着,对郝思嘉终于是从讨厌到喜爱了,喜欢上她的为所欲为,喜欢上她的坚韧和热情,合上书卷的时候,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相信最前面的那最光明灿烂的景象是属于我的。我为自己勾绘了最美好绚烂的大学生活,我执着地要为那份梦想而努力。 -

几百年前的人还能够给几百年后的人如此大的动力,玛格丽特米歇尔也该算是个永生的人了吧,因她的思想还同后人交流着。 -

第三次《飘》 -

十年后,生活和思想里同时承载了太多的悲哀和无奈,明天已经不是另一天,仿佛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末日,仿佛是一棵无处落脚的羽毛随风而舞,有时我想郝思嘉的飘是幸福还是痛苦。曾经有位长辈对我说了这样的话,“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注定你的生命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至今记忆犹新,在苦海中沉浮,哪位菩萨能指条明路给我呢? -

曾经看《雍正王朝》,雍正皇帝说了一句话,拜菩萨应该拜心里的那一尊。其实你自己的问题也只有自己才能够解决。 -

十年后,当与苦闷的生活又一次狭路相逢的时候,我想起了郝思嘉。(ps:某天,讨论狭路相逢的问题,有人说勇者胜,有人说智者胜,我想如果遇到的那个是林黛玉,就是勇往直前,如果对面的是吕布,那就三十六计逃为上策。一切都只为无趣的生活讨点乐趣。) -

斯嘉丽的明天,不是一个勉强面对的明天,而是一个主动出击的明天,到时候她总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

是的,当你有了办法,一切都会好起来。 -

乱世飘萍的至真至性 -

充满纯真野性的郝思嘉,在汤家兄弟的眼中是这样的,“从童年时代起,她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游伴,她会骑马,会爬树,几乎比男孩子毫不逊色,可现在他们惊奇地发现她已经是个成年姑娘,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最迷人的一个呢。” -

美貌、高贵、野性、强悍、勇敢、善妒、虚荣、虚伪,集合了两种相悖特性的郝思嘉是光彩照人的,这样鲜活的女人,谁会不喜欢呢,以至于任何一个女人在她的面前都会显得黯然失色。她就好像一面旗帜,高呼“让淑女去见鬼吧!”。 -

思嘉的身上融合了母亲的高贵优雅和父亲的野蛮强悍,然她却将这两者讨人喜爱地融合在了一起。 -

思嘉的一切都是每个人内心里的自我意识,她却敢于在现实生活中大胆地体现——肆虐地虏获男孩子的心,随心所欲地欢乐,大把大把地赚钱。 -

看过一部电视剧里情侣的对话: -

女人说,电视剧里男人都喜欢那种柔弱温顺,楚楚可怜的女性。 -

男人说,与其说男人喜欢那样的形象,倒不如说你们女人自己更喜欢。 -

所以,男人喜欢的本就是思嘉那样热情、大胆而聪明的女人。 -

但我却不喜欢郝思嘉那种强烈的占有欲望,她对妹妹们没有姐姐该有的爱护和亲切,对待朋友没有真诚(似乎她只有梅兰一个朋友),对待男人只是占有和戏弄,她的自私让我无法继续将这部小说看下去。 -

郝思嘉讨厌战争,没有政治天赋,即便如此,她也无法阻止战争的来临,但她也没有逃避,一个人挑起了桃瑞园的重任。 -

残阳如血,思嘉立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满目疮痍,可这一切都比不上饥饿所带来的痛苦,她伏地痛哭着,但她终究还是站了起来,说了那番让人热血沸腾的话 -

——苍天作证,我会战胜这些事,我会度过难关,永不饥饿,我家的任何人也是一样,即使我要撒谎、偷、骗、杀人。老天在上,我将永不饥饿。 -

是的,在这里,我的心已严重地被思嘉打动了。 -

鲁迅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当战争毁坏了她的家园,兵荒马乱的岁月夺走了她双亲的生命,她还是毅然地站了起来,抗起本不该落在她肩上的责任。 -

不知不觉有眼泪从我腮边流下,那是残破的黑夜里最初的一道曙光,这样的思嘉怎能让人不爱呢? -

她爱的人要订婚,她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爱情。 -

战火纷飞的时刻,她不放弃逃生,枪林弹雨中将梅兰和孩子们带回到桃瑞园。 -

面对饥饿,她不放弃,毅然决然地承担起重建家园的责任。 -

面对任何困境,她都不曾放弃,那怕是去讨好自己讨厌的白瑞德,那怕是抢走妹妹那令人生厌的男朋友。 -

她从不曾放弃,她永远都是女人最想作的女人。 -

卫希礼订婚的那个盛宴上,她依旧执着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没有左右摇摆,只单纯地给了自己两个字的答案——私奔。 -

她大胆地向卫希礼提出了私奔的想法,却在读者意料之中地遭受了拒绝,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一定羞愧地想要自杀,挖个地洞钻进去,可思嘉却理直气壮地、莫名其妙地打了卫希礼一个耳光。 -

让每个男人都臣服在自己的裙下,不是每个女人的愿望吗? -

充耳不闻每个嫉妒者的流言蜚语,不是每个女人的愿望吗? -

和自己爱的人私奔到天涯海角,不是每个女人的愿望吗? -

但那却不是每个女人都敢作的事情,可思嘉却能做到。 -

爱她那赤裸裸的追求,爱她那直截了当的自私,爱她那简单可爱的圆滑虚伪。即便最初的时候是那样讨厌她,即便她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但她的追求却极富美国精神,无论如何她是可爱的,坚强的。 -

是的,坚强。 -

这两个字是十年间始终未曾变过的,思嘉的坚强是我终生的一大收获,即便是和病魔战斗的时候,即便是最无望的时候,我总会不知觉地念起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day”。 -

思嘉的明天不是听天由命的明天,而是总会有办法的明天。 -

思嘉就像是传说中的极光,一切光彩都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了。 -

不喜欢费雯丽版的郝思嘉,灵动少了些,乖戾却多了些。却总觉得赫本会演得更出彩,至少那种灵动是无人能比的。 -

-宽容和微笑的力量 -

如果说思嘉是女人,那么梅兰就是女神。 -

我最喜欢的是韩梅兰。 -

从第一次读《飘》开始,因为她是唯一可以与思嘉抗衡的女性。 -

我不喜欢女主角一枝独秀的小说。 -

她的微笑有着无边无际的力量,就像儿时看《圣斗士》时里面的雅典娜,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让所有人为之战斗。 -

十年前我不懂为什么有着孩子样柔弱躯壳的梅兰会成为郝思嘉和卫希礼的精神支柱。 -

十年后,我终于知道微笑和宽容的力量,那是让人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力量。然而对每一个人的宽容和微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起码思嘉就做不到,那需要无比巨大的心灵力量。 -

她要包容别人的自私、贪心、懦弱、凶残…… -

而不管什么样的人,他们总是希望微笑的,那像春风一样能融化冰封的微笑,和缓地吹进那些受到疲惫和纷扰折磨的心灵。 -

梅兰是心灵牧师,永远宽宥着每个人的错误,永远在需要的时候微微翘起嘴角朝你笑着,永远在你惊慌失措的时候沉着冷静,无论如何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心灵力量。 -

十年前,我以为那有点虚假。 -

十年后,我真心渴望那样的救赎、原谅以及肯定,终究因为我不够坚决。 -

思嘉的强大是身体和精神上的。 -

梅兰的强大是心灵上的,来自那无求无欲的灵魂。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坚强的臂弯 -

那是女人都会喜欢的男人,白瑞德。 -

虽然他的品行不太好,虽然他喜欢戏弄人,虽然他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离开或拒绝你。 -

但他却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有冷静而聪明的头脑,有宽大而坚强的臂弯,有着磅礴如海般的爱。 -

他会是一个好丈夫,好情人,好父亲。 -

看到结尾,我为白瑞德流下了眼泪,那样娇宠放纵的溺爱,是哪个幸运的女人能够得到的呢? -

可郝思嘉却不懂珍惜,是呀,如果知道珍惜,她就不是思嘉了,她是一个永远在追求的人,永远不知疲倦。 -

就如那句话,有困难,克服困难,要上;没有苦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

我为瑞德的爱而心痛。 -

可他终究是累了,于是他放弃了思嘉,放弃了那个属于他们曾经美好的家庭,毅然决然地走了。 -

我一直在想,思嘉到了瑞德那样的年纪会不会懂得放弃呢? -

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思嘉坐在楼梯上,发誓她要想办法让瑞德回心转意,不管作者如何想法,我总觉得那是不可能的,这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悲剧的。 -

瑞德是另一个思嘉,他的背后还有一个贝儿,谁能说他不是和思嘉一样,总是在追求着未得到的东西呢? -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

某种事物的美丽,往往在于距离的遥远。 -

我想他会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贝儿的身边,就如思嘉在最无力的时刻,终究明白自己的最爱是谁,可有些事情,当你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

结果,就在某一个双肩交错的瞬间,你却背道而驰,转身的时候却再也追不上那个背影了。 -

还好,我相信,贝儿会原地不动地等着瑞德。 -

所以,我没看续集,因为那结局在我的思想里是不成立的,同回心转意比起来,我觉得勇往直前更像思嘉的作风。 -

逃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 -

卫希礼是四个主人公里最不受欢迎的一个。 -

但你不可否认他的优秀。他的博学多闻,他的绅士风度,他优雅的相貌和挺拔的身姿。 -

他温柔的态度和深邃灰色的瞳孔一定会让你也着迷的。 -

然而他懦弱,他会逃避,逃避思嘉炽烈的爱情,逃避生活的艰难,所以他需要梅兰那样宽广和温和的胸怀。 -

像思嘉那样简单而直率的人,根本是不懂得逃避的,所以她义无反顾地面对了,不择手段地生存了。 -

反而是卫希礼那样博学多才的人才懂得如何逃避,逃避生活中的各种苦难,逃避自己的真实和欲望。 -

反思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老子那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强大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于简单的,简单的东西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无比的。 -

所以说,卫希礼的逃避是有技巧和难度的,你要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来进行逃避。一如在十二棵橡树,希礼和梅兰那如入无人之境的促膝交谈,思嘉制造的热闹风景,她们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便是精神境界,就如同卫希礼的逃避,只有他那样的人才可以做到。 -

也像梅兰的宽容和微笑,那是不现实的,却是伟大的。 -

我们的祖先幻想出的各路神仙,便是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借以提升自己,强化自己,坚定自己,那便是图腾。 -

-土地 -

十年后,我还记得那句话——土地才是最重要的。 -

战火为何燃起,为了土地。 -

因为土地才可以让我们有安身立命之所,土地让我们有了食物,土地让我们有了衣物。 -

所以,我们才会为了这片土地而战斗。 -

我们的汗流在了这片土地上,所以我们的血也要为这片土地而流。 -

战争 -

初中的时候,我很为能说出《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而自豪。那时候我不懂什么是战争,对此还心向往之,跃跃欲试。 -

后来读了一句杜甫的诗,“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悲凉的感觉惊得我竟打了个冷战,清醒地意识到原来战争是要死人的,那里不仅仅有金戈铁马的激情壮阔,也有冷酷无情的人间别离。 -

人,被刀砍是要死的。 -

战争的代价是生命和财富,战争的目的是土地,以及那片土地所孕育的能源,亘古未变。 -

而我也始终没有思考清楚,土地和生命究竟孰重孰轻呢? -

明天 -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

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到此为止,精妙绝伦,不论从人性还是艺术的角度讲。 -

始终留着悬念在读者的思维当中,也完全符合《gone with the wind》的主题意义,而且是人生的回味无穷,永远没有结局,问题和苦恼总是会接踵而至,只是面对的人不同已而,看看你是坚强还是懦弱,思嘉会让我们放心,她永远是最棒的。 -

至少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还有人被她感染,为她激动。 -

“失去的”和“得不到的“ -

失去梅兰的时候,思嘉发现那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最好的朋友。 -

失去瑞德的时候,思嘉发现他才是她的最爱。 -

爱了希礼十几年,却始终未曾得到,所以思嘉偏执地相信自己始终爱着他。 -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

就如那句诗,“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

悲伤却现实。 -

在无奈的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

就像《道德经》上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道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

似乎说的多了,其实不然,就像郝思嘉,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

没有誓言和肯定,绝对的都是不绝对的,只愿每个人都能像思嘉一样渡过生命中的每个难关,活得轻松些,幸福些。 -

仅此而已。 -

坚强 -

这是最后一个话题。 -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一些,寒冷格外多一些。 -

但我始终祈盼温暖。 -

我看过那个脑瘫的女孩用鼻子写作,我也看过那个麻痹的男孩用脚来写作,我有眼泪,有辛酸,更多的是愧疚,他们都可以坚持,我凭什么要放弃,我又有什么资格放弃。 -

生活中的苦涩艰难,哭泣着要面对,微笑着要面对,为什么不作个勇士,面对惨淡人生呢? -

生活就像带眼镜,你带上什么颜色的镜片,生活就是什么颜色。 -

用郝思嘉的话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个有梦想,有苦恼,正在为生活折磨的人。 -

——老天在上,我将永不饥饿。 -

乱世佳人经典台词

Scarlett: As God as my witness...as god as my witness they're not going to lick me.I'm going to live throughthis and when it's all over,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No,nor any of my folk . If I have to lie , steal,cheat,or kill, as God as my witness,I 'll never be hungry again.(Out of this complete defeat a new and mature Scarlett is born.)

郝思嘉:上地为我作证,上帝作证,我是不会屈服的,我要度过这难关。战争结束后,我再也不要挨饿了。不要,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 ,我也不要再挨饿了。(从彻地的失败中,一个崭新的,成熟的郝思嘉站了起来。)

.......

Scarlett: Tara!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郝思嘉:德园!家!我要回家。我要想办法让他回来。不管怎样,明天是新的一天!

片头词:

There was a land of Cavaliers and

有一片骑士的土地,遍地棉花,

Cotton Fields called the Old South?

人们称之为古老的南方......

Here in this patrician world the

这个贵族的世界,

Age of Chivalry took its last bow?

折射出骑士时代最后的光彩......

Here was the last ever to be seen

这里有最后的骑士

of knights and their Ladies Fair,

和他们的佳丽,

of Master and of Slaves?

最后的奴隶主和奴隶.....

Look for it only in books,for it

这一切只能在书中看到

is no more than a dream remembered,

因为他们不过是记忆中的一场梦幻

a Civilization gone with the wind...

一个业已随风而逝的文明...

《乱世佳人》中最后的结局,瑞德离开了思佳丽,那他还有可能回来吗?

在《乱世佳人》的最后,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结局。郝思嘉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就仿佛白瑞德只是闹了闹小脾气,等她睡醒了,一切就都会好。结果真的如此么?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反倒若干年后,另一作者亚历山德拉·里普利续写了《飘》的续集《斯佳丽》帮广大作者圆了梦——白瑞德和郝思嘉历经多年,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只可惜梦永远也只能是梦,从原作的角度来看,白瑞德走了,便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这是白瑞德和郝思嘉的性格和经历所致,再难逆转。

白瑞德的离开不仅是爱情之死,也是青春之死

在离开之前,白瑞德先后遭遇了来自命运的两次重创,一次是他心爱的女儿邦尼的意外离世,另一次则是他最心爱的郝思嘉流产。事实上,不管他如何吊儿郎当,如何装出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他对郝思嘉的心思也从来都是没有信心的。因为他始终认为郝思嘉心里住的那个人是艾希礼。于是他只能把对郝思嘉的呵护与爱悉数浇灌在宝贝女儿的身上。

可是邦尼死了,那个满心满肺只有白瑞德,最爱白瑞德,只属于白瑞德的缩小版郝思嘉意外去世了,他鲜活的心也死了大半。

何况又曾经历郝思嘉的流产。在他的视角里,郝思嘉即使命悬一线也未曾喊过他的名字。白瑞德的心就这样在挫磨中彻底冷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年岁大了,实在没办法再继续折腾下去。

其实更重要的,他没说的是,他再也承受不住更多失去。在前文种种铺垫中,我们不难看出,郝思嘉之于白瑞德简直就是穿肠毒药,几乎每次郝思嘉的刻意勾引都能得到白瑞德暗自喜悦的回应。

这种吸引即使到故事的最后也不例外,只是差别在于,原本的白瑞德活力满满,而故事最后的白瑞德心境苍老。经历过两次痛彻心扉的失去,他再也不敢妄想得到。或许对于他来说,得到又失去实在太残忍了,比起从未得到更让他悲痛欲绝。因此他更愿意选择封闭自己,不是不爱了,只是不敢爱了。

骄傲的玫瑰并不会因为爱情的离开而颓败

另一方面,纵使经历了那么多坎坷,郝思嘉在感情上依旧蠢而不自知。面对白瑞德封闭的内心,郝思嘉确实战意满满,但是这种战意不过是源于她血液内的永不服输。当太阳升起后,她确实会像当初追逐艾希礼一般追逐白瑞德,可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她拿自己的婚姻和感情当赌注去为自己博更好的生活。于是她便只能一直处于类似追求艾希礼一般的死循环里。

她爱白瑞德是真的,但是她爱她自己,爱她深爱的那片土地也是真的。

试问这样的郝思嘉又怎么可能有机会重新赢回白瑞德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呢?白瑞德只会在她的愈战愈勇中越来越退缩,因为他看到的依旧是那个骄傲、不服输的郝思嘉,却看不到郝思嘉的爱,也不敢相信郝思嘉对他有爱。

在白瑞德和郝思嘉的爱情里,最可悲的或许就在这。白瑞德深爱着郝思嘉,郝思嘉也着实爱上了白瑞德,可是他们却永远都不再可能了。或许从白瑞德开始觉得力不从心,开始服老开始,他们就注定会像两条相交后的直线,各自渐行渐远。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是乐土的新的一天,却不会是郝思嘉和白瑞德感情的新的一天。

欢迎关注@吴婉绚

解锁更多历史趣谈&原创故事,与你一起趣读诗书,游走于国风|文史|时评间~

上个世纪40年代的影片《乱世佳人》,是如何做到至今也无法超越的经典的?

《乱世佳人》是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小说《飘》改编的爱情电影。于1940年1月17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为何能够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当你第N遍看它时,心情仍然如初见面般难以平静;就是哪怕剧中一句简单的台词,你也要反复玩味才肯放手;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有人提到它的名字,你都会拉开话匣子滔滔不绝...... 个人认为一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有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剧情,虽然以“爱情”作为主线,但影片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却不止于此。面对被战火毁掉的家园,斯嘉丽勇敢的挑起重担,使战后的塔拉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辉煌;面对至亲至爱的离去,她毫不气馁,擦干眼泪,勇敢的面对挫折。“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是斯嘉丽激励自己的话,也可以激励每个人,相信悲伤总会过去,从而鼓起勇气继续追寻人生的目标。电影的情节激励每个人,相信悲伤总会过它会支撑我们走出困境,重新来过。这也是影片中最为深刻的内涵---民族精神。从而让人们鼓起勇气继续追寻人生的目标。

第二、演员阵容,男女主人公由好莱坞巨星费雯.丽与克拉克.盖博担纲,鲜明的人物、高超的演技、动人的情节、以及瑰丽的银幕制作都注定《乱世佳人》将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可以说一部电影的好坏演员的演技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是一个电影高产的时代,很多影片只顾追求票房,精湛的技术却无法掩盖情节的苍白及肤浅。反观那个时代电影人认真严谨的态度,确是值得当下的电影行业学习的。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