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台词白老七【可以谈谈你的理解吗?】

对于《大宅门》中白二爷的评价和人物分析,可以谈谈你的理解吗?

白七爷曾经形容自己的父亲,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当然,这也是曾经白二爷问白景琦的话。但是我们在剧终看到的白二爷,却不是这样一个形象。

电视剧第一集,白二爷给詹王府大格格瞧病。细心的观众一定能看出来,大格格是詹王爷的闺女,这是在詹王府。白二爷给人断出了喜脉。

虽然大格格的确是怀孕了,但是明眼人一定不会说破。出阁的闺女怀孕了,怎么会在娘家被诊出来呢,这明显是家丑呀。但是由于白二爷迂腐的性子,硬是把詹王府和白家弄成了深仇大恨。

但是,说二爷是始作俑者自然有些牵强。我们从剧中可以看出,白老爷子很强势,白二奶奶也很强势,三爷是被惯坏了孩子,纨绔子弟,白大爷撑着家业,是白家的门面,还要给老三擦屁股。

就剩了这么一位白二爷,人畜无害。老三克扣公中办药的银子,他只是让大爷去管。詹王府砸了他的车和马,他只是悄悄的回来。白老爷子强硬回怼,他也是默默的跟着。白大爷被判了斩监侯,他无动于衷。

只是在媳妇被小叔子欺负了,才咬着牙说出了一句我心疼。

我真没看出来白二爷有凌云之才,只是中规中矩的郎中罢了。

不过白二爷心善是真的,一辈子本本分分,老老实实,从来不做出格的事情。但是,这种性格的人,既不能创业也守不住家业。没有她媳妇,白家可能早就不是白家了。

但是,他这男人终究做的窝囊了些。儿子被赶出去他不说话,想儿子了也不多说话。这辈子大概唯一硬气了一次,大概就是硬怼韩荣发,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生活中说真的很难见到如白二爷这样的人,这也可以算作是作者对白二爷这个人物塑造的成功以及毕彦君老师表演的成功。

言归正传,如果一句话能够评价白二爷的话,用他自己的话就行:我,不如娘们。

白家二爷,是大宅门里一缕温和的阳光。春夏秋三个季节,你很容易忽视他的存在,只有冬天最寒冷的季节,你才会感觉到他的温暖。

白颖轩不通人情世故,但做事非常专注,熟读四书五经,在医术上深得父亲真传。古人不做良相,便为良医,学医先学易,书生转医生并不难。在那个时代,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本应该参加科举考试,混个秀才举人(考进士毕竟不易),再捐个官走仕途。

也许是白萌堂老爷子早就看透了儿子不是做官的料,并没有让白颖轩走这条路。从后来的情形看,白颖轩确实不适合走仕途,当然他自己并不这么想,觉得自己也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能力,或者血战疆场马革裹尸的豪情。

然而长期生活在父亲的威严下,白颖轩早就失去了自我,把雄心壮志埋在心底,心甘情愿地做个郎中。

白家不同于一般郎中,患者多是达官贵人,白颖轩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成为《大宅门》故事的引子,给白家惹出塌天大祸,引出白萌堂与詹王爷斗法,大哥白颖园遭陷害远走高飞。。。。。。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引起《大宅门》这场蝴蝶效应的白颖轩,远离风暴中心,扑闪着翅膀,傻愣着看着身边发生的一切,干着急却插不上手。

如何评价《大宅门》中白颖轩这个角色?这件事之后,原本就不擅长人际交往的白颖轩更加自闭,一辈子把自己关在大宅门里,很少出去再看看外面的世界。百草厅董事会上,他一次次装怂;外人的搭讪和算计,他一次次装糊涂。二爷把自己包进了一个茧里,外面的世界我不管,你们也甭想管我。

这个茧,是二爷心灵上的家,也是他身体上的家。这个家里并不是只有他自己,还有妻子,儿子,女儿。二爷的光不足以照亮世界,但自始至终温暖着那个小家。

妻子被兄弟责难,内外交困的时候,二爷心疼的直掉眼泪,一句“我心疼”,换得二奶奶一辈子为白家劳心劳力,无怨无悔。

儿子被拐卖,犹如割了二爷的一块心头肉,他连死的心都有了。

在白景琦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母亲,但早期教育他,给他完整人格的,是父亲。在二奶奶在外操劳的时候,白颖轩是事实上的母亲,时刻关注着白景琦的学业,循循善诱,与季先生一刚一柔,一起把白景琦“掰”进了正道。

白颖轩没有朋友,和妻子也只谈家事不谈思想。他的满腹心事,他的世界观,只在和儿子一起被二奶奶关在门外那次,和儿子倾诉过。正是在那次倾诉中,我们得知,这位看起来柔弱的二爷,也”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

看到儿子小小年纪,居然能解叶天士医案,懂得十八反,白颖轩很欣慰。可他看到白景琦私自给香怜开药,加羊踯躅的时候,愤怒地泼了药,这是作为一个郎中最基本的医德,原则性问题儿子也不行。

二奶奶事业越做越大,脾气也见长,在大宅门内外说一不二。赶儿子出门这样的大事,一点也不听听丈夫的意见,二爷不敢违拗妻子,怕妻子生气,连送都不敢堂堂正正去送。

马厩送子,是可以搬上京剧舞台的一幕大戏。二爷想送而不敢明送,想看又不敢明看,躲躲闪闪,恍恍惚惚,在马厩后面出出进进,把一个父亲心疼儿子,留恋儿子的心情,表露的一览无遗。配上那首凄凉的背景音乐《思归》,不用一句台词,就能让人潸然泪下。

《大宅门》这样的经典场面太多,这样经典的角色太多,不可复制,所以《大宅门》之后,再无《大宅门》,连郭宝昌导演自己都无法翻拍。

儿子走了以后,韩荣发来了,弄的大宅门内外鸡飞狗跳,打扰了二爷的清修。二爷躲进了父亲留下的花房,借练书法,排遣心中对儿子的思念。二爷眼含热泪,求二奶奶心疼心疼自己,告诉妻子”我想儿子了。“顷刻间将二奶奶的刚强化为绕指柔,不再和儿子白景琦赌气。

当得知韩荣发非礼女儿的时候,窝窝囊囊一辈子的白家二爷,举起花铲子就往外冲,这不仅是冲出了花房,也冲出了他自己的茧。这才是白颖轩,为了保护儿女,他连命都不要了。

临终,他没有见到儿子,留下无法弥补的一个遗憾。

白颖轩一辈子无所作为,但在家庭里,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男人。反观活土匪白景琦,外面事业有成,可在家庭里,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标准的渣男。

白颖轩由毕彦君扮演,他的前妻是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他在戏外,只比白景琦的扮演者陈宝国大一岁。生活中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早在《大宅门》之前,二人就在《小井胡同》中饰演过亲兄弟。《大宅门》之后,他们又在《北平无战事》中分别饰演过上下级。

2017年,毕彦君出演年度大戏《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饰演内阁首辅荀白水大人。其演技精湛,擅长扮演温婉含蓄,绵里藏针,深藏不露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但绝不会让人有串戏的感觉。

《大宅门》中,白家究竟希望白老七找个什么样的女人做正房呢?

谢谢悟空相邀!

白家当家人二奶奶也就是白景琦的妈,一生正直,性格刚硬、要强。她对白景琦的四个女人:正房太太黄春、妾杨九红、妾槐花、续娶的太太香秀,除了对杨九红至死不接纳,对黄春先有抵触情绪,后来有了孩子也就欣然接受,另两个人Y头出身,二奶奶反倒是很喜欢(虽然并没打算让Y头作正室)。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太太讲的是清白,而非门第。

黄春父亲是武贝勒,母亲是詹王府的大格格(虽然后来都没落了)。而白家无论论商还是论医,身份地位都没黄春高贵。但二奶奶开始就是不同意这门婚事,白景琦只有带着有孕的黄春去济南府闯荡。不同意的原因只有一个黄春是私生女。但后来有了孩子,二奶奶也就接纳了。

而对于杨九红,这是超越了二奶奶的接纳底线的,妓女出身,不清白、辱没门楣。生了女儿后,二奶奶也是坚决不让她带孩子,虽说残忍,为了孩子将来好,这样做我认为是对的。

槐花Y头出身,老太太根本不计较,直接指定给七爷作妾。

香秀虽然是在老太太死后娶的,从她对槐花的态度就会知道老太太不会拒绝她(但作不作正房不敢说)。

老太太要的是清白善良之人!

白家的生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白景琦母子二人的励精图治,如日中天,关键是大清国此时已经亡了,白景琦此时就是娶王公贵族的小姐也不成问题!

可是离经叛道的白七爷就是愿意娶一个抱狗的丫头作太太,你管得着吗?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