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影》结局什么意思?尤其是孙俪最后那一段?
在最后一段庙堂博弈的过程中,小艾一直处于一种惊恐、难以置信的状态。当境州杀掉王并嫁祸鬼面武士(子虞)之后,就出了大殿,小艾理所当然想跑出去说出真相,想指认境州是杀人凶手。然而,小艾最终从惊恐到迟疑,到最后没有拉开门,说明她已经默许境州取子虞而代之了。默许的原因很复杂,一是最开始卦象中说"这卦至刚至阳,没有女子的位置",因此小艾明白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二是小艾与境州已有肌肤之亲,且内心有了明显的感情波动,由怜生爱,这点从小艾流泪、抱他就可窥一斑;三是小艾发现了卧室的偷窥孔,由此得知子虞看到她和境州那夜的事,心里有怕也有怨恨,对子虞的心境早已不似从前。因此,综合小艾的心境,权衡利弊,她最终默许境州代替子虞,不仅成为沛国的天,更成为她的夫君。沛王在开场的时候就散乱着头发,颇有昏庸无道的君主模样,然而从他对鲁大人解释"还不是借题发挥"来搪塞强迫奏曲之事,就能看出他心中有所怀疑,一是怀疑鲁大人,二是怀疑子虞。这种怀疑在都督解甲那场戏里显露无疑,拿伤口新这件事来诈境州,说明已经肯定了这个"子虞(境州)"是影子。沛王与田战,在朝堂上演了一出好戏。心里深沉的沛王假装箭射田战,田战假意负气出走,实际上是为了把田战送入子虞的阵营,好掌握一切。一方面,沛王想借子虞之手收复境州,然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除去子虞;另一方面,沛王以昏庸求和之姿讨好麻痹敌人,降都督为白衣,也为攻城不成留了退路。沛王与田战的联手,从两件事上可以想见:一是子虞藏身之处的暴露,若无田战,想必沛王的鬼面杀手是找不到子虞藏身的密室的;二是青萍公主参战这件事,按理说青萍是不会知道田战率百囚攻城的,作为沛王集团的核心,子虞集团绝对会提防她。唯一的解释就是田战与沛王合谋的时候,被青萍听到,然后混进了百囚中。另外,在境州破青萍死的时候,沛王很快赶到现场并质问田战,田战对答,就可以看出君臣之间未必有多大嫌隙。境州母亲之死是子虞所为。在这场博弈中,境州的生死对沛王和子虞意义大不相同。对于沛王,他要子虞死去,境州成为都督,对他俯首帖耳,这样便君臣和睦、同心共谋、留名千古,反之,若境州子虞均死,他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收获,或许还会落得斩杀功臣的恶名;对于子虞,境州的死是势在必行,因为境州知道的太多,并且这世上绝不能有两个"都督"。原本境州应该死在与杨苍一战中,无论境州死活,阴狠如子虞,也绝不会留下境州的母亲。在境州家击杀境州,是子虞的最后一步。然而,埋伏杀境州这步是如何被沛王知道的,那就只能问田战了。境州收复,外已攘然内未安,沛王的下一步就是除去子虞,把大权收归中央。沛王正是知道子虞的阴狠,才能有机会策反境州,临危救人,并把他拉拢过来。 小艾刚从之前的血腥中恢复一点理性,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当她逃到门口的时候,从门缝中看到外边正在发生的事情,突然发现自己逃无可逃,所以她惊恐。至于外边发生什么,首先田战绝不会杀掉境州,因为杀了他自己必死,以威望来论,子虞是众望所归,他根本不足以取而代之,真假子虞即使他说出来也不一定有人会信,即使有人信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信,所以他如果杀了假子虞自己一定必死。而从一开始他跟子虞对话的时候子虞就期许他当都督,自己宣誓服从,说明他们的同盟并非是纯义理上的效忠,里边也有利害的考量。而如今木已成舟,自己又无力抵抗,杀了境州对自己又没有任何益处,所以很大可能他是会向新子虞投降的。至少暂时如此。而众臣本身就心向子虞,讨厌旧王,现在死无对证,一切又顺理成章,没人会追究旧王到底是怎么死的。所以外边很大可能是众人向子虞宣誓效忠。此时境州已经完成了他人格的蜕变,变成了新的子虞,小艾之前对他的怜悯已经荡然无存,这已足够恐怖,更恐怖的是这个新子虞还把香囊还给了她,意味着他依然想要占有她,被一个大魔王盯上,基本上余生完矣。当她打开门,看到外边发生的一切时,才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她也意识到,不管任何人,一旦你入了这个局,就一定会面目全非,不得好死,而自已已然身处局中。
影视剧中一人分饰两角怎么演?
最近在腾讯完结的热播网剧《青春最好时》张雪迎就是一饰两角。很多人就好奇明明是一个人怎么做出两个人同时出现的效果呢?
固定机位
固定机位,让演员分别在两个位置表演,然后后期合成到同一画面里。比如《雪花与密扇》中李冰冰一饰两角,两个角色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
用替身
另一种就是用替身。如果两个角色有对白,表演时可以用替身分别来演另一个,然后后期处理掉,只留下演员本人在两边的表演和对话。
现在大家了解一饰两角怎么做到了吧。喜欢就点赞哟。
如何评价张艺谋的新电影《影》的水墨风格?
老谋子电影就是两个字:色(视觉)和性(人性)。
《影》之“色”,最大的亮点是“无色”。或许是厌倦了一直以来的大红大艳,或许是年近古稀的老谋子的看透从容,当然更可能是“影子”人设主题的需要,全片自始至终走了一条“中国水墨风”路线。近似黑白的风格与权力的游戏、密室的阴谋、雨中的血腥、诡谲的桥段特别契合,让画面更有质感、情节更有张力。不得不服老谋子的大胆以及娴熟于心的视觉表达技巧。
《影》之“性”,也在清晰明朗的情节安排中表现得很充分。关于真身与替身的“影子”话题,我们通常都是在“真与假”、“虚与实”的逻辑中去演绎和思考。但在复杂的人性面前,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影》片中有句台词:“真身不存在了,影子也不存在了”,而事实是“影子”也可以逆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放大一点看,被自然和制度安排的秩序随时都可以被打破。君臣之间,君临天下(沛良),而俯首听命的臣子(田战)未必如影随形;主仆之间,我主沉浮(子虞),卑躬屈膝的仆从(境州)未必响答影随;男女之间,真实的夫君(都督)囚不住妻子(小艾)对替身的爱欲;强弱之间,挑战者的用心终究可能绝杀强者(杨苍)的权威。由此看来,谁又是谁的影子呢?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