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乩之白蛇传说的独白的歌词,很急?
独白 (《天乩之白蛇传说》电视剧插曲) - 音频怪物
词:廖羽
曲:和汇慧/王梓同
编曲:殷汉
制作人:和汇慧
音乐发行:亚洲星光音乐
数白头
捻一朵落花遮住离愁
旧恨新忧
化作眉心的皱
几番春秋
想念能熬过几个年头
你是手心握不住的红豆
水悠悠
河边是谁在为谁空守
满城新柳
冬雪未有残留
花开如旧
我枯坐门中望成石头
闻鹧鸪
声声催人别回头
怎么离开
怎么能唤醒爱
你不在
岁月变沧海
怎么记载
往事的对白
只留一纸独白
回忆字字拆开
摧毁我
剩一腔残骸
千年的对白
只留一世独白
忘了为何感慨
如果小青爱上许仙,那麽《白蛇传》还会是千古绝唱吗?
“白蛇传”在戏曲舞台上,《断桥》是非常经典的一折。但有个问题常令我迷惑,即小青为何那么大动肝火,恨极许仙;杏眼圆睁,拔出龙泉宝剑,紧追许仙不舍,声声要杀要砍的。以前通行的说法是要表现小青的敢爱敢恨,那时还把许仙看成是与法海一丘之貉,至少是不彻底的“动摇派”;而白素贞急急阻拦小青“行凶”,则为了表现白素贞的痴情。
按说,小青是白素贞的丫环。尽管她们现在多以姊妹相称,那是白素贞心眼好。很多故事中都“小姐丫环一般齐”,亲如姐妹。但事实与名份还得分清楚,否则姐姐成亲了,哪有妹妹一直跟着的道理。如此说来,白素贞嫁给了许仙,那许仙也算得上小青的半个“主人”了。然而小青对许仙似乎并不怎么恭敬,尽管在开始她也极力撮合许仙与白素贞的婚姻,可是看那“断桥”中她剑拔弩张的样子,哪像个下人对主子的行径——也许“主仆”的思想很“封建”,但白蛇传的故事一般认为是发生在南宋啊。
在断桥上,小青对许仙不敬倒也罢了,即使是对白素贞的态度也有点过了。白素贞屡次阻止小青刺杀许仙,但小青许久都置若罔闻,白素贞虽然有效地影响了她行刺的效果,却竟未能影响她行刺的行动与杀机!白素贞自己都能以那么宽容的心态去包庇许仙,故小青的冲动与恼怒未免有些失常,这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么,或者根本就是越俎代疱。
所以一直觉得白素贞与小青的关系非比寻常,不是简单的“小姐与梅香”、“莺莺与红娘”的关系。小青对白素贞利益的竭力维护,也不单是忠心耿耿那么回事。在我以前的一篇文章中(《论蛇性的转移》),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青蛇是白蛇的另一面;小青在断桥上扬言要杀许仙,其实是白素贞内心矛盾的交战。不过在本文中,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川剧《白蛇传》得到启示。
川剧演《白蛇传》,青蛇是个男的,他见白蛇貌美,便欲娶她为妻。于是二蛇斗法,青蛇输了,就变成了一个俏丽的小丫环,随侍白蛇。此后在某些武场中,如“吊打王道陵”与“水漫金山寺”,小青也由武生应工,又变回男的。其实,在早期的京剧白蛇传本子中,也有《双蛇斗》这折;只是现在都按田汉本演出,不复有《双蛇斗》之精彩了。早期京剧表明青蛇是个男的,而川剧更是时刻不忘青蛇根本就是个男的,这个现象值得注意。从民俗的角度看,也许这反映了人类“变性”的思想。若从白蛇传本身的故事魅力看,这个细节更为白蛇传增添了无限遐思。
笔者认为,青蛇不仅是贪恋、羡慕白蛇的美色那么肤浅,他或许还真喜欢上了白蛇。只可惜白蛇一心只要找“宿缘”,对青蛇并无深层的想法。修炼之辈,自是以“斗法”来展示实力,希望据此来征服对方。又不幸的,青蛇打不过白蛇,非但不能用强,甚至青蛇也觉得自己“不配”,不敢再奢望、有非分之想——于是出了个下策,变作女身,心甘情愿地做白蛇的丫头,至少还能朝夕相伴,以亲芳泽。
此后,小青以白素贞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努力撮合她与许仙的良缘,只为完成姐姐的心愿。近现代有很多武侠玄幻故事说到,“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不讲爱欲的,只要看着所爱的人幸福就够了。”青蛇大概就是这等痴情之辈。笔者也曾看到过有些以宫廷背景的影视剧,讲女人被选美入宫做了娘娘贵妃,男人也就进宫作了太监,寄希望于能再见爱人一面,甚至终身侍侯……这与青蛇的举动也如出一辙,只不过自残净身进宫,目的性也太明显了。而青蛇修炼有法术,变身侍女,却天衣无缝,不露痕迹,只怕以白素贞之聪慧,也未必了解其苦心。抑或是,青蛇甘愿变身,本来就发自内心,怀着崇高的敬意,故毫无矫情之嫌,可能就连她自己也未能明确这潜意识中的目的性。
正因为青蛇也是这样无私地深受着白蛇。当小青牵媒撮合许仙与白素贞时,为他人作嫁衣裳,青蛇内心中是否也有丝苦涩,这暂且不管。但小青肯定也期待着许仙能真心对待姐姐,也能像“他”那样深爱白素贞,不容半点有亏。所以当许仙“听信谗言”、“私上金山”——如果她与白素贞“索夫”、“水斗”能够成功倒还罢了,尚能还姐姐一个丈夫,可偏偏一场水斗把白素贞害苦了——小青便恼怒了,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许仙的负心、薄幸,甚至连潜意识中那点“妒忌”也激发了起来,非杀许仙不可才能解恨。我把爱人交给你,你却不知好好珍惜,可恨不可恨。
事实上,我觉得许仙“私上金山”算不得什么大错,罪不及死。如果许仙完全不知情娘子是蛇,那也罢了;或者如果许仙已完全知情娘子是蛇,如断桥重逢后,那也能接受。可偏就是一知半解、朦朦胧胧时,最动人心弦——这不能全怪许仙,连白素贞也能体谅到。可小青,她是以“他”的标准与期望值来要求许仙对白素贞的爱,我们虽能理解小青的心情,然而对许仙却未必公平。小青与白素贞是“同类”,许仙却是“他类”,而且许仙没有小青那么有本事,这是强人所难。小青在盛怒中哪里能想清楚这许多,先杀了许仙再说。
小青对白素贞情至如斯,那么白素贞对小青呢?虽不能说也有爱(男欢女爱之爱),但也显然对小青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感。且不说小青在她身边,为她默默地付出,为她办了多少事。只想白素贞她孤身一人,作为“异类”混迹人间,只有小青是“同类”。白素贞即便对同床共枕的官人也要有所隐瞒(就算断桥讲明真相之后也必然如此),却只有和小青可以敞开心扉,坦诚相对。以前曾难以理解,断桥上小青气不过,说要走,而白素贞竟还屈尊欲向小青跪下了……现在我有点明白了,在这人世间,白素贞固然需要有官人,但也同样离不开小青。
这是从以往戏曲中隐隐透露出的小青与白素贞那种难缠难解的感情。这其实在其他一些白蛇传故事版本中也有体现,比如徐克的电影《青蛇》。小青她到底爱谁?有人说她其实不是爱许仙,也不是爱法海,她真正爱的是白蛇。小青她勾引许仙,勾引法海,无非是要引起白蛇以她的注意;因为自白蛇嫁人之后,就对她这个缠绵了几百年的姐妹给冷淡了。小青本蛇,她不懂人间的以色诱为基础的情爱,她对白蛇的爱是崇高而无私的爱。世传白蛇知情种,谁又晓青蛇更比白蛇痴!
《白蛇:缘起》里有哪些不易发现的细节/彩蛋?
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太阴道士、太阴真功
电影开篇就讲到国师捕蛇练法,电影中段,小青说过国师唤作太阴道士,修炼的是太阴真功,与蛇族修炼的功法同出一脉,所以才能采蛇之精气魂魄修炼。那什么是太阴呢?
在传统文化里,太阴指向很多,它是指月亮,月亮又叫做太阴星;它是指月神;它是指方位北方。它是太极里的太阴等等。不管它指向什么,我们至少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国师修炼的功法是阴属性的,而且是癸水之阴。为什么是癸水之阴呢?因为太阴指北方,北方按照天干划分是壬癸水。而电影就是将这一概念变作了国师功法的属性。既然国师修炼的法门跟蛇母所传功法同出一脉,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断小白小青蛇母他们修炼的功法一样是癸水阴属性的。明白这一点我们再看电影后段,国师、蛇母、小白之间的斗法就很有意思了。怎么有意思法呢?我们接下文继续看。
离火、艮土、纸人、符篆所化的仙鹤
电影后段国师与蛇母、小白之间的斗法是整部电影的一个高潮,十分精彩。这段精彩的斗法富有想象力,但却不是导演编剧的胡思乱想,它是有根据的,是对天干、八卦、五行等传统文化进行了艺术加工。
撒豆成兵、剪纸为人、符篆等等大家熟知的就不赘述了,我们主要说一下电影里那只由纸人和符篆所化的仙鹤。在催法化鹤之前国师掐诀念咒地喊了两句词:“离火、艮土!”这可不是随便喊的。离火是八卦中的一卦与坎水相对;从方位上讲它是南方丙丁火,与北方壬癸水相对;但从阴阳上讲它却属阴,所以单靠离火还不够。因为前面讲到蛇母小白修炼的功法也是癸水之阴的功法,五行生克水克火。所以国师又加了一道法术“艮土”。艮山也是八卦中的一卦,与兑泽相对,从五行上讲属土。而五行中,火生土,土克水。国师是利用离火之阴生艮山土之阳,阴阳互化,五行生克,以阳土克阴水,所以那只巨大的纸鹤以一敌二,迎战两只巨蟒丝毫不落下风。若非那支可以吸人法力的发簪,可以说国师基本上是稳赢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是化鹤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呢?在传统神话里常见飞禽之兽克龙蛇之属,比如天鹏以龙为食、迦楼罗以那迦蛇为食等等。书里面也很常见,比如《西游记》里孙悟空与杨戬的斗法,《封神演义》里杨戬与袁洪的斗法,都是一方变蛇,另一方旋即变做飞禽。而且鹤往往被道教看做是仙灵的象征,是祥瑞之物。结合国师道士的身份,催法化鹤非常合理。
五行八卦相生相克,阴阳转换不仅仅体现在这几处,其实还体现在电影人物的刻画上,国师是道士,却修炼与妖术同脉的功法。以癸水之阴法求长生。五行水生木,木有生发之意。可太阴真功却为癸水之阴,阴水生阴木。故而国师和其弟子越是修炼越是形如老槐(槐是阴木)。国师练道法求长生,越练越像妖,是人实妖;小白小青练妖法却越练越像人,是妖实人。妙,妙!
女土蝠、毕月乌,二十八星宿,鬼金羊、心月狐,东南向的亢角轸翼
当许宣与小白在最后的困妖伏魔阵法中摔倒时,许宣看着地上冰面的星象倒影说出了这样一句台词。这句台词也不是随便念的,许宣口中所念恰是二十八宿里的星宿名字。
女土蝠是北方玄武第三宿,毕月乌是西方白虎第五宿。在阵法运转之下能看见这两宿的倒影说明此时许宣处于或面向阵法的西北方。然后许宣回首抬头看向天空时,就看到了相反方向的南方朱雀第二宿的鬼金羊和东方青龙第五宿的心月狐,在这两个星宿之间就是东南向的亢金龙、角木蛟、轸水蚓和翼火蛇。到此许宣已经分辨出阵法中的八个方位,在阵法无人主持无有变化(此时国师已下线)的情况下,许宣便可以根据所学奇门遁甲从中推断出生门所在的方位。
在佛塔下的道门地宫里也有一个阵法,小白被阵法所困时许宣说过一句:“朱雀在顶,玄武入宫,宫为内卦,门为外卦。”朱雀玄武同样是判断方位的,在金光咒***的妖怪的尸骨周围同样刻有星宿图。宫为内卦这个宫指的是九宫。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再结合上面的星宿图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方位了。门为外卦就是指的八门遁甲里的八门,就是下面的内容。
奇门遁甲、生门
许宣与小白初相遇时就说过自己学过奇门遁甲,医卜星象。后面也数次依靠这些杂学知识相助小白。在这里我要表达一下我对许宣的敬佩之情,我作为一名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时代青年,我完全看不懂我国奇门遁甲这一玄学术数之作。而许宣不仅看得懂还能活学活用从阵法中走出来,要是我可能就彻底迷路了。八门,我也仅限于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里知道的阵法,什么八门金锁阵之类的,里面有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一大秘术。“奇”是指三奇,即乙、丙、丁,“门”是指八门即“开、休、生、伤、杜、景、死、惊”。
遁甲则指六甲旬首遁入六仪即“戊、己、庚、辛、壬、癸”。《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由此可见《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结果,它包含有天文学、历法学、战争学、谋略学、哲学等。现在《奇门遁甲》又通常被人简称“奇门”、“奇门遁”、“遁甲”。民间流传的俗语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奇门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社会的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传说的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古代奇门遁甲应用于战争,四两拨千斤,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
这句台词是小白在地宫阵法中看到的符箓碑文,看过动漫《一人之下》的朋友应该对电影里的碑文很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光咒。电影里是摘录了道教金光咒里的几句话。金光咒是道教早晚功课经中八大神咒之一。全文如下: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驭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鸣。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金光咒也叫金光神咒、金光大法神咒,是为朝拜太阳真君,采取太阳金光,乃真传之养生长寿妙法。据说长期坚持行持这个妙法,可以使人却病延年,健康长寿(当然作为一名唯物论者,我觉得念这个就跟对自己心理暗示是一样的作用吧)。
地宫中是太阳真君***妖魔的金光咒,地上还有个赶尽杀绝的太阴真君,而小白还要面临同族的追杀,闺蜜的质疑。真真是天要杀,地要杀,人要杀,道士要杀,妖怪也要杀。太阴太阳,朗朗乾坤竟无一丝活路。就是在这样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中,只有阿宣给了小白温暖、信任和爱护。天地间只有他,而小白却明白自己终究是没办法跟阿宣在一起的,除了这一时欢情还能留下什么?在精怪亡形的金光咒前,在一地的妖魔尸骨前,只有最本能的爱。对于小白来说,也许出了这座阵法,从此就要行同陌路,甚至阴阳两隔了吧。所以管他什么天地规矩!管他什么不得不做的事,老娘就是要把阿宣上了!咳咳~不好意思,皮一下。
本人非常喜欢,伏魔地宫中金光咒前,男女主为爱鼓掌这一情节。这一情节设计真的是巧妙感人,令我十分震撼。知乎上有位网友分析的非常好,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