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

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

1、他目睹了当年的中医无法解决外伤和孕妇难产,目睹了回族群众因为生活习惯的影响不愿意前往西医院,小金决定学习西医。

2、小金念的乡下学校,教学水平远远不及今天的农村学校。更何况,人的天赋和精力是有限的,小金已经掌握了两门差异极大的语言,脑袋里还能装进第三门语言并能熟练运用如母语一般么?

3、我国古代的游说家苏秦也是勤奋的代表人物。苏秦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后来拜了一个名人鬼谷子为师,在他临走之时,鬼谷子告诉他如果游说不成功的话,就一定要去认真研读一本书,后来苏秦果然没有游说成功,于是他便拿起了那本书认真、仔细地研读起来,但是苏秦发现自己在深夜看书的时候老想睡觉,即使一直着书看,也容易打瞌睡,读不进去。于是,他就想:怎样才能让我深夜看书的时候不打瞌睡呢?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自己想要打瞌睡时用一根很粗很粗的针去戳自己,让自己清醒过来。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地阅读那本书。终于,他成功游说了六国,当到了六国的宰相。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勤奋去对待每一个件,成功就在眼前。

4、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5、文具是自己买一个钢笔尖,绑在竹枝条上自制的蘸水笔,墨水用颜料清水自己兑制。甚至连晚自习桌上照明的自制土油灯都要两到四名学生合用……(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

6、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7、三分钟过个明白年 | 神画风  |  许吉如(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

8、我国京剧大师盖叫天,为了更好地表现武松的英姿,把削尖的竹筷子绑在腿的关节处,练习直腿走;用火柴杆撑着眼皮练睁圆眼睛,一遍、十遍、百遍……人们终于在舞台上看到了“活武松”。

9、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盘点一下,11个最耳熟能详的形容勤奋好学的成语,它们的主人公命运如何。  

10、因为这一耳光,爱迪生的一只耳朵丧失了听力。然而列车长可以打聋爱迪生的耳朵,却永远不可能让爱迪生真正趴下。爱迪生的一生中碰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每一次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1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12、凿壁借光成语典故出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3、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14、勤奋学习的故事,大家应该问问家里的长辈,他们应该都见到过,甚至多数人都经历过,但在他们那一代人当中过于稀松平常,他们自己都懒得讲。

15、释义:悬梁刺股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16、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17、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8、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中专生,上的是职业类学校,没必要象名人那样刻苦勤奋,我们太平凡了,也创造不出什么大发明,我们只要不旷课、不早退学不学都无所谓。其实,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我们有必要勤奋刻苦,它依然是我们学习中最锋利的武器。我们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突破也就是没有虚度年华,不要等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你可以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心愿卡上,投递到朗读亭旁边的黄色邮筒。

20、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让如今大家能够想到、能够经历到的各种“勤奋”相形见拙。你如今再勤奋学习,你也不必发扬“凿壁借光”精神去蹭别家的电灯灯光吧?

21、    新进门的娘仨因为长年乞讨落下了病根,经常害病,小老板没少请一位擅长针灸的老中医为其诊治。出于省钱的目的,小老板向老中医讨教了不少,老中医不吝赐教,时候久了娘仨再生病,小老板自己就能用针扎好了。

22、司马迁的写作“天才”,盖叫天的表演“天才”,各迅的文学“天才”,牛顿的物理“天才”,以及所有成功者的“天才”都在证明:没有勤奋这个伟大的母亲,成功这个骄子是绝不会出世的。

23、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4、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25、拥有“勤奋”的品格,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体现,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小时候教导他们要懂得勤奋,刻苦努力。那你知道,古人关于勤奋的故事都有哪些吗?

26、在邻居还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他已经点着油灯在学习了。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出去乘凉,他却躲在屋子里喂蚊子,只因对数学太痴迷。在寒冷的冬天,他把砚台放在脚边,一边磨墨一边做练习。每到了逢年过节,他都不去走访亲戚,只会在家里埋头看书。

27、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不也是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才成功的吗?海伦凯勒从小就非常聪明,但是在好一岁半的时候,她突然得了一场重病,而她也因这场大病而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小海伦并没有坐以待毙,她不分昼夜地拼写和摸读盲文,像一片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的手指一次次在被划破了,但沙利文老师一次次地给她包扎好,小海伦一直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最后,她竟然奇迹般地考上哈佛大学,并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可见勤奋的确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28、大物理学家牛顿,从小就对生活中的很多物理问题感兴趣。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他更刻苦勤奋,一丝不苟。一次,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忽然觉得肚子有些饿,便想煮鸡蛋吃。他把“鸡蛋”放入锅中后,继续实验。过了一段时间,他猛然想起煮着的鸡蛋,当掀开锅盖时,吓了一跳。原来锅里竟“躺”着他的怀表,而手里握的却是鸡蛋!正是因为他的勤奋精神,牛顿才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29、同学们,你也想让你的心愿被TA听见吗?你在书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读书过程中,你有什么疑惑吗?你想为TA送上一段文字吗?

30、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1、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拓展资料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3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书籍真可谓浩如烟海。这些书籍记录着人类有史以来的经验积累、文化知识等。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长,与积累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知识,肯定有重要的关系。

33、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4、由于匡衡孜孜以读,终于成为西汉经学大师,官至丞相。

35、当然,孔子就不用多介绍了。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等;他是当时最博学者之被后世尊为“圣人”、“万世师表”等;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6、    他跟我的父辈们回忆过往的时候,最爱讲他有一个亲弟弟,人长得帅又聪明,打鬼子的时候牺牲了。同村的战友用一件稍干净些的军装,包起烈士被炮弹片打碎的头,用独轮车把他送回家,算是“落叶归根”。

37、海伦·凯勒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

38、当时,离他最近的医学院是英美两国的基督教会合办的,大量课程用英语授课。如今的我们,外语是学校里最容易被吐槽的学科。高考英语分值减半,网络上一片欢呼。就连一流大学——上海西南一所高校,一年一度的英语等级考试总能让校园中涌现出一批极有天赋的段子手。

39、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40、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借以读书。同县有个大户人家,家中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看你家里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

41、中国人是否自古就是这样,不爱读书,不愿读书呢?

42、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43、战国年间,苏秦家境贫寒,他曾拜当时名学者鬼谷先生为师,学得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经论,就想为国家效力。

44、我们不要因学历而使自己的前程毁灭,我们也要象许振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整体素质,塑造一个新型自我。

45、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46、一天,爱因斯坦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

47、不只华罗庚,还有牛顿、苏布清俄等很多的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都是靠只勤奋获得成功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像他们一样勤奋学习,为将来的成就做准备!

48、由于勤学苦练,车胤成为饱学之士,后来步于仕途,做了高官。

49、一位金姓回族少年,祖父是德高望重的阿訇。因为家庭的关系,他自幼在清真寺学习,课程是阿拉伯语,教材是《古兰经》。少年的父亲读过私塾,求学期间对中医很有兴趣,自学医术,给人看病、开药,渐渐有了名气,搬到县城里开了一间药铺。

50、记得点个“在看”,并“分享”给孩子看看,增加知识积累!

51、鲁迅先生一生勤奋,水不息战,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博览群书,多识善思。当别人称他为“天才”时,他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因为他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以黄牛精神在文艺的土地上笔耕不辍,像春蚕那样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故能成为20世纪伟大的***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52、  刘琨,晋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刘备一样,同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在永嘉之乱后,长期组织流民据守晋阳,抵御匈奴前赵政权。后与鲜卑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又投靠鲜卑族段匹磾。刘琨还是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

53、  出处:《史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54、“映雪”:“映雪”的故事出自《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