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价《少帅》电视剧?
《少帅》中经典台词:(张作霖)
①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你一辈子也学不完。
②山不向我走来,我就向山走去。
③两件事可以不老实,一打仗二打牌
④养姨太太就像养勤务兵,得勤着用,闲着就会出事。
《少帅》中佳诗金句:(张学良)
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
2016开年1月11日在大戏《少帅》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霸气开播。是继《芈月传》后采用同样播出的方式播出,这部剧主要以自传式的口吻讲述了张学良辉煌而坎坷传奇一生,演员阵容强大,星光璀璨,李雪健、文章、宋佳领衔主演,还有张嘉译、柳岩、矢野浩二等实力派演员鼎力加盟主演,太惊艳了。是一部勾勒張学良家国情仇的、有血有肉的、真实于感的、饱受争议的一生传奇历史碎片,是向全国观众诚挚献上的品质厚重、兼具智慧与气度的匠人力作,她正在向我们徐徐走来……
一、电视剧《少帅》背后的评说
电视剧《少帅》不是源于張爱玲遗作《少帅》的同名小说。而是出自《汉武大帝》,《亮剑》金牌编剧江奇涛之手,主要源于張学良口述历史。剧中張学良的扮演者文章表演很认真,很卖力气,也很吃力,观众评说不一,多多少少影响了張学良的形象,也影响了少帅的收视率。文章在剧中的父子情,儿女情,兄弟情中多次彪泪。《少帅》里的大帅扮演者是老戏骨李雪健,他的演技没的说,將东北王演绎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無可挑替。他因喉腔动过手术,所以声音给人另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由别人配音的话,效果会更佳。剧中張作霖是而立之年,被炸死才54岁,李雪健年令偏大,气概偏弱,形似不足,神似有余,若由陈道明扮演,会收到形神兼备,一定会受到东北人的认可。
二、大帅張作霖背后的趣闻
張作霖一生是很有传奇色彩,可圈可点的一生,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他的治家之道还是值得称赞的,六位老婆管理得井井有序,没有一位红杏出墙的,对他忠贞不二。他是富二代,其父張有财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嗜赌如命,一夜输得家徒四壁。張作霖卖过包子,做过货郎,学过兽医,一介草莽,受过朝迋招安,在东北称王后,不满足于白山黑水间的野心,逐鹿中原,登上了民国陆海大元帅的宝座。他周旋于北洋、日本、俄国之间,不买日本人的帳,不当汉奸,没有丢掉东北一寸土地。他治军有方,不寻私情,枪毙了败坏军记的小舅子,使得三夫人出家为尼。他也杀害过李大钊一些***者。他最辉煌的事是第二次直奉大战,挥兵大半个中国,他是三次进关的东北人之一。(多尔衮,張作霖,***)他最伤心的事是郭松林兵变。他最痛苦的事是被逼签定了出卖东三省条约。他最快乐的事是六方老婆生14个子女。
三、少帅張学良背后的逸事
張学良一生是行走在是非不一定的夹缝里。很风流精彩,很神秘凄凉。他口述中承认与11位女人有情缘,16岁时第一个情人是一个出身暗娼的表嫂。他有三次婚姻三位妻子,第一任是依言娶亲的于凤至,大家闰秀,宽容大度,历久弥香。她接纳了赵四小姐,开始了三人行的生活。几十年来岁月带走了她的美丽容颜,却没有磨淡对少帅的深情,岁月带给了她無尽的忧伤,岁月走过了50年人间苍桑,却没有能击垮她的意志,独养三个孩子成人。她临终还把所有财产赠给了赵一荻。这位容颜美丽,灵魂高贵,伟大的女性令人同情,令人折服。張学良与赵四小姐在于凤至陵前,撫碑長叹:“生平無憾事,唯负此一人”。“白发摧人老,虚名误人生。”
他的第二任是谷瑞玉,未有名份。第三任是赵一荻,于凤至接纳赵四的条件一是孩子不能姓张,二是不能进帅府,三是不能给名份。
張学良的名字与乳名小六子的由来是这样的:張学良不是排行老六,而是家中長子。小时候体弱,乳名叫双喜,听算命先生说要改一下名字,命运就会改变,在庙里跳佛牆时听到有人叫小六子声音,张作霖认为个名子好,于是将双喜改叫小六子了。上学时起名学良,源于西汉大臣太卿張良,故起名为張学良,字叫汉卿。
有关張家财产去向有不同说法,比较真实的说法是:老帅死后,少帅在北京,关东军总司令将帅府财物装3列火车开到北京,交付少帅,張学良拒收,並说:“要还我,就把东北还给中国”!
今天的东北大学是张学良创建的,辽宁省是1936年由張学良将奉天改名为辽宁省,意思是辽河两岸永远安宁。張学良评论大帅张作霖是:有雄才、没大略;评论蒋介石是:有大略、没雄才。張学良要是没有西安事变的话,那少帅也就没有今天的故事了!有一个谜团至今未有解那就是张学良为什么不回陆呢?1990年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10年间机会可以回大陆、回东北看看,可他就硬没回来,这对一曾经叱咤风云少帅而言,的确是非同寻常。说实在的,张学良真要回来,大陆不会拒绝。现在说法不一,有的说主要是张学良身体不好,四次住院。还有的说当年他奉行不抵抗主义,把东北三省供手让给日本,他无脸以对东北3700万父老乡亲,这一切也注定了张学良的悲情人生。他若回大陆回东北了去了他人生的一个遗憾,他没有回大陆,却给历史留下了千古谜团。他没有实现回大陆一定有他难言的道理。
纵观电视连续剧《少帅》深感演绎历史真实人物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形似,我感到从大帅到少帅扮演者与真实人物在形象上颇有差距,不像古代人物我们从来没见过,张家父子有历史照片,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参观了沈阳大帅府遗址时,见过张作霖和张学良的旧照片,我感觉鸡西人张永峰在电视剧《东北王张作霖》中扮演的大帅形似,神似欠点火候,气质不太够,范儿不太足。但观众认可这就是张作霖,因为他长的像张作霖。还有我在观看鸡西话剧团演出的《少帅传奇》时,感到马绍信扮演的张学良是形神兼备,是相当成功的演出。
《少帅》是故事?还是历史的意外?
笔者在《少帅》播出后三年零五个月写了这篇观后感,有一个疑问就是这台大戏,当年在北京和上海卫视首播,著名历史人物拍成影视剧,多是看点多、风险大,《少帅》口碑两极,享誉全国,那为什么央视没有首播呢?
电视剧少帅的经典语录?
有些时候,让一个人对你感到恐惧,总比让一个人对你感到尊敬 要安全得多。
在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的贴身侍卫喜顺为什么在其死后离开张家,连个送的人也没有?
我是作家客凌溯,今日浅谈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侍卫喜顺在其死后为何下场悲凉?
众所周知,大帅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重伤不治而亡后,是他的长子张学良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东四省(包括当时的热河省)的实际统治者,相当于一位土皇帝。而剧中的赵喜顺其实是根据现实的历史杜撰出来的人物。
①一朝天子一朝臣
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喜顺是大帅张作霖的副官,鞍前马后,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把张作霖照顾得无微不至,也颇受张作霖的器重。从侧面可以看出,其智商情商一定是很高,否则在人才济济的东四省中,张作霖也不会一直让他当自己的副官。所以可以推断出,他的能力自然是公认的强,他的嘴也肯定是非常严。
而每一个人有每个不同的风格,自然有自己的圈子与朋友,身为少帅的张学良,肯定也会有自己的队伍。在电视剧《少帅》中,张学良的圈子与亲信并不少,他的发小冯庸、张廷枢,以及储世新、副官徐承业,包括后来造反的郭松龄等,这些都是张学良的老班底,何况他自己也是有信任的副官。
这并不是说喜顺不被张学良信任,而是张学良的班底已经运用习惯,副官徐承业也同样优秀。同时喜顺还是张学良的叔叔辈,用起来可能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②监视杨宇霆
大帅张作霖身亡,少帅张学良坐镇东北,新君上任,难免有势力较大者不服,毕竟他的年纪还小。其中以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势力最大。杨宇霆是曾是张作霖的总参谋长,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担任不少要职,也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这些人明面上支持少帅,实际上却十分不屑,张学良看在眼里,却身逢变故,局势不稳,无法入手。恰逢杨宇霆回来,想要喜顺去自己的兵工厂谋个闲职,以便供养家庭。
如果没有少帅张学良的同意,喜顺肯定是不敢去杨宇霆的手底下工作的。毕竟他是大帅的心腹中的心腹,可以说是与大帅形影不离,知道的秘密实在太多,这样的人岂能说说走就走呢?
由此推断,副官喜顺是在张学良的授意下,才去顺坡下驴,监视杨宇霆的,并非真正的人走茶凉。
③人情世故多如此
《少帅》中,最精彩的一句台词莫过于张作霖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老帅的故去与喜顺的悲凉,也一直在体现着这句话的含义。
当喜顺高居老帅身旁,自然会有无数人逢迎,当他失去靠山,不在其位时,难免又世态炎凉。此处不必多说,但确实是这个道理。
作者很喜欢一句话:“向上爬时,对路过的人好一点,因为掉下来时,你还会遇到他们。”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