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车经典台词英文【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时隔20年、电影《猜火车》终于出第二部,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要谈一部续作电影,必然免不了要先聊聊前作。

(如果前作也没看过的话,建议大家看过电影再来撩,以下涉及剧透。)

很多人一定都还记得,二十年前那部又丧又燥的《猜火车》,以主人公雷顿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群苏格兰小混混的一段“残酷青春”。

那会儿的英国正值后撒切尔时代的经济疲软期,失业率攀升,社保幅度下降,大把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对生活失去希望,质疑父辈的选择,对一切都充满了厌倦。

这种厌世的态度在影片开头那段经典的独白中也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择大得要死的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影碟机和电动罐头刀,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按揭,选择低价房,选择你的朋友,选择休闲装和配套的行李箱,选择分期付款买不同材质的三件套西装,选择窝在沙发上看无脑损智的游戏节目,吃垃圾食物,选择在这一切的最后腐烂,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家里当一个老废物,遭受当初你射出来取代你自己的自私小崽子们的唾弃……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但我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我选择不选择生活,我选择别的。”

虽然他说的那些的确有些无聊,可是“别的”听起来也并不太妙——

年近三十的大龄青年雷顿和好基友病仔的日常消遣是在公园里用气枪打狗。

脑子缺根筋的屎霸为了表示自己的确在“努力生活”好继续拿失业救济金,假意去面试一份新工作,却不想真正得到这份工作,故意搞砸了自己的面试。

日子都闲出屁了,三人为了打发时间,转向了海洛因,沉醉于虚幻的欢愉,不惜一切代价逃避现实,却发现每一次清醒,世界都比之前更糟。

一帮人聚在一起一嗨就是好几天,嗨到女孩爱丽丝不知道自己生下的孩子的父亲是谁,嗨到昏天暗地婴儿因为疏于照料而死去。

但面对毒品导致的巨大伤痛,他们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赶紧给我来一发压压惊”,把海洛因当做唯一的解药,没钱了就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换毒资。

雷顿也不是没有动过戒毒的念头,但总以失败告终,而且毒虫秉性难移,为了一粒塞入式鸦片药丸,他情愿把手伸进世界上最恶心的厕所……

暴力狂巴格比是他们当中的异类,对毒品毫无兴趣,喜欢挑事跟人打架,似乎只有血腥场面才能让他燃起热忱,所以常常搞出“大动作”,

大家都暗暗对他有意见,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毕竟他也是“好哥们”。

乖乖仔汤米,爱健身、爱女友、没有不良习惯,可能是这帮“好哥们”当中唯一一个正常人。

却由于一次情伤,从雷顿手中接过了针头,从此染上了毒瘾,还得了艾滋,痛苦死去,早早离开了人世。

汤米的死给雷顿敲响了警钟,他立刻戒掉了毒瘾,只身前往伦敦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有了一份工作,有了自己的公寓、电视,过上了自己曾经不齿的生活,竟然还感到有些充实,但过去却并不愿意轻易与他告别——

暴力狂和病仔就像瘟疫一样突然降临,吃他的用他的赖着不走,还鼓动他再干一票毒品生意,赚一笔大的。

而在赃款到手后,所谓的“哥们义气”彻底消失无踪,只剩下相互猜忌,在得手后的晚上,雷顿卷走了所有的钱远走高飞,只留下了四分之一给心眼不坏的屎霸。

这次“大行动”,也以暴力狂蹲监狱,其他人作鸟兽散结束。

当那一串关于选择的独白再次响起时,雷顿仍在絮絮叨叨千篇一律的日常琐碎,但这一次,他不再选择“别的”,他选择生活。

看起来雷顿好像永远是在“破罐破摔”和“得过且过”之间做选择,只是因为两种选择似乎都如此不堪,以至于从一种跳到另外一种时都有一种奇特的“燃”与“丧”共存之感。

二十年前,故事就停在了这里,停在了可以预想的“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在我的想象中,雷顿的未来也许和我们一样囿于朝九晚五、厨房与爱,也许也会有“断舍离”“小确幸”,也许他也会沉浸在庸庸碌碌的普通人生活中,嘲笑自己当年的选择,把它当作自己不愿再提起的蠢事。

但《猜火车》系列的导演丹尼·博伊尔对此显然有别的想法。

再次申明我不想事先做任何剧透,希望大家拉到底拿资源,看完电影再来看影评。

以下有剧透!剧透!剧透!

阔别二十年后,当年不到三十岁的雷顿如今已经年届五十,而他的生活仍然面临着令人尴尬的选择:

在选择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之后,在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过了二十年后,他的婚姻出了问题,工作出了问题,甚至心脏也出了问题。

“他们跟我说我也许还能活三十年,却不告诉我我要拿这三十年干什么”。

在一筹莫展毫无头绪的时刻,他又回到了自己曾不惜一切代价逃离的故乡爱丁堡。

汤米的人生已经定格在了二十出头惨死在病魔之手的那个瞬间,二十年未曾改变,只留下久远到已经麻木的伤感。

但当年的其他几个好哥们如今的生活,却因为雷顿的回归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病仔变成了“西蒙”,和保加利亚小妓女维罗妮卡一起,干着拉皮条勒索的生意,

面对衣锦还乡的雷顿,西蒙气不打一处来,把他暴揍了一顿,却在听到雷顿的困境之后心软,两人和好如初,并决定一起干一番事业——为维罗妮卡开一间桑拿房。

屎霸在雷顿离去后娶妻生子,却从未成功摆脱毒瘾,终于也失去了家庭和工作,甚至打算放弃自己的生命,却被及时赶到的雷顿救下。

雷顿鼓励他靠“对其他东西上瘾”来摆脱毒瘾,拉拢他一起干桑拿房生意,于是屎霸从此迷上了装修,还顺便迷上了写作,决定将“好哥们”当年的故事写下来。

暴力狂巴格比已成了老头,刑期还有五年却再也坐不住,费尽心机逃狱回到妻儿身边,却发现自己已经雄风不振,而唯一的儿子读了酒店管理,不愿再跟随他的脚步当一个混混,

他愤怒地发现,在他蹲监狱的这些日子里,世界已经大步向前抛弃了他,从未流连。听说雷顿回到了爱丁堡,他决定把一切归咎于雷顿当年的背叛,新仇旧恨一起了。

听起来这又是一次混混间的“窝里斗”,只不过当年的小混混如今都变成了老混混,再加上丹尼·博伊尔特别心机的各种自我致敬,仿佛历史重演。

但影片的结局却格外耐人寻味——

巴格比选择结束与自己酒鬼父亲间的仇恨,承认自己作为父亲的失职,与儿子的新选择和解后,抱着一如既往视死如归的暴脾气,只身找雷顿寻仇,却被雷顿和西蒙联手制服,送回了监狱。

年轻的维罗妮卡在屎霸的提议下,带走了雷顿和西蒙通过合法渠道申请来的“桑拿房基金”,回到了家乡保加利亚,只留下两个两手空空的好基友。

和当年一样,心地善良的屎霸仍有一个好结局——他戒除了毒瘾,赢得了妻子的原谅,重拾家庭的温暖。

当雷顿回到当年的房间,重新就着已经显得有些老气的音乐,扭动自己不再年轻的身体,熟悉的“丧且燃”又卷土重来,选择生活或是选择其他,也许并不那么重要。

人们喜欢《猜火车》,就像喜欢昆汀的《低俗小说》或是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是因为一种对于传统电影形式的颠覆,不再搞高大上的严谨叙事和主题升华,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真实心境的漫无目的的颓丧,看似毫无章法的碎片化结构、絮絮叨叨没来由的台词、出其不意的情节转折和脑洞大开的表达方式,人们惊呼天才,并且管这叫“后现代主义”。

从这一层来讲,《猜火车2》当然没有第一部那么惊艳,虽然从主演和风格上都延续了第一部,还有不少走心的细节提醒你,“这可是致敬喲~” ,几乎可以说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但对于经过了二十年洗刷的观众来说,这些花样早已不新鲜。

然而从故事本身所传递给我的情感来说,相比《猜火车》的肆无忌惮与不管不顾,《猜火车2》所呈现的更像是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淡定——

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变得不再年轻,被新的年轻人取代,所有“酷的”瘾也总会被更新的、“更酷的”瘾取代,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这样的感受,作为一个正好和《猜火车》中的雷顿差不多大的、不那么年轻的年轻人,这个时代看似有许多选择,但我可以选择的却并不多。相比于他所在的那个年代,生存压力也并不见得更小。

就像许多人说,“学校新装修的宿舍一定赶不上”一样,在中国,90年代的年轻人可能干什么都能发财、前几年互联网大火捧出了不少大V,可是这一切我都没有赶上,后浪拍前浪,我只是混在其中的泥沙,所以我对《猜2》更加心有戚戚。

就说最近让我战战兢兢的这一次微信“地震”,也是在新平台诞生之后短暂的“百花争鸣”,然后毫无征兆地伸下来一只大手,提醒你“老大哥永远关注你哟”,挺没意思的。

但《猜火车2》却让我紧绷的心稍稍放轻松了一些,也许你说不好选择什么才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也许就算选择了对的,你也终会收获错的。也许事实上,你从来没有太多选择,但那又怎样?也许没有对错,只有“一个机会”和“一次背叛”。

也许《猜2》中的全新“选择生活”独白,能给你一些新的思路:

选择生活,选择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选择希望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某个人真的关心你,选择回顾过去的辉煌,选择希望重来一遍改变过去,选择观看历史重演,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真人秀节目,选择看碧池互扇巴掌,选择拍摄报复性爱录像,选择按小时结算工资,选择花费两小时在去上班的路上,并且给你的孩子选择一样甚至更糟的生活,然后用一种在不认识的人的厨房里搞出来的不知道多大剂量的不知名的药解决这样做时的痛苦,

然后深吸一口气,

你成了一个瘾君子。

成了就成了吧,那就想法子对别的东西上瘾。

选择你所热爱的,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

换成更直白一点的语言,这段话的意思也许是:选择堕落,选择成功,选择没头没脑地奔跑,选择平淡,选择挑战,选择浑浑噩噩,谁也保不齐厄运什么时候要降临,活着也只能随遇而安。我们最终都只能选择相对来说,更能说服自己的那一个。

猜火车经典开场对白片段 要完整 震撼猜火车经典开场对白片段

猜火车对白~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无耻的事了。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嘛要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呢?没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大家都认为吸毒就是不幸与绝望,死亡和无可救药的堕落。但他们都忘了它的乐趣。否则我们不会这么做。毕竟我们不是笨蛋,至少我们不并不愚蠢。把你这辈子最棒的性高潮乘上1000倍都没得比。磕药只有一个烦恼:帐单。不磕又烦。没钱,不能喝酒,有钱,就醺酒;没女人,没得搞,有了又烦。要担心帐单,食物,他妈的老是输的足球队。人际关系。但有了毒瘾这些都不再重要。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有一百万个答案但都是错的。原因是我本来就是个坏人。但那会改变,我要改变。这是最后一件坏事,我要洗心革面,向前走,选择人生。我满心期待。我会像你一样。工作,家庭,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机,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贷款,购屋,休闲服,行李箱,三件套西装,DIY,猜谜节目,垃圾食物,孩子,公园散步,朝九晚五,高尔夫球,洗车,运动衫,和家人过圣诞,养老金,免税,清水沟,勇往直前,直至死亡。

《猜火车》中的经典台词?

我觉得是电影开始和结尾都出现过的 马克的自白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

选择职业,选择家庭

选择个该死的大电视

选择洗衣机,轿车

激光唱机,电动开罐器

选择健康……

低胆固醇,牙医保险

选择房屋按揭

选择首间楼宇,选择你的朋友

选择便服和皮箱

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头西装

选择自己手动,选择周日醒来

搞不懂自己是那根葱

选择在沙发上看狗屁电视

还一边往嘴里塞垃圾食物

选择烂命一条拿来丢人现眼

躺在敬老院让人腻味

选择最无耻的勾当——

用你的精子造出自私小鬼继续祸害

选择未来,选择生活

可我凭什么非得这么做?

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

理由呢?没有理由

理由不能拿来爽

有了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