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防备地和一个好朋友失去了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电影《山河故人》里有句台词,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会离开。
永远失去一个人的感觉就是,那个人活在记忆里,却消失在生活里。
电影《咱们结婚吧》里面也有段台词,人生就像减法,吃一顿少一顿,见一面少一面,珍惜你现在拥有的,错过了,就没了。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所以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永远失去联系在我看来是一种常态。从小到大,有太多人永远失去了联系,我记性很好,很多人和事我都记得清楚,也经常会梦到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不重要的过客。可是就算有联系方式,我们也都永远不会再联系。从前觉得可以是一辈子的知己,却以为发生了一些意外的事,好像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
山河故人的影片主题?
《山河故人》该片选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讲述主角张晋生、沈涛、梁子等人或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
影片以人物的离合为主线,片中,“离别”的场景随处可见,无论是好友为争夺爱人反目、夫妻彼此感情失和而离婚,还是年迈的老父亲突然因病逝世、亲生骨肉远走他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被逐渐放大,进而引发观众共鸣。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句印在电影《山河故人》宣传海报上的台词,将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欢聚与离别凝聚起来,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过年回家刚看到日渐苍老的父母,却因为工作原因很快就要离开,你是如何表达孝心的?
我一直很喜欢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不管是其中的台词还是李宇春唱得主题曲,有一句话直击心底,“为相聚,不远万里,天注定,未来总有人缺席,还好是,深爱过你。”
尽管我们不想承认,但是这就是现实,就是天道循环。
所以珍惜彼此相处的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好,比如多花一点儿时间和他们坐着,哪怕什么话也不说;做饭的时候如果可以当一个好下手最好,要不然总能洗个菜,洗个碗吧。
又或者陪着他们散散步,帮他们打扫卫生,晚上和朋友聚会早点儿回家,和他们一起看有意思的节目或电视。
好像可以做的事很多,但又很少,其实,只要愿意,只要想,做什么都可以。
很多人觉得在家报喜不报忧,其实我认为适当地表达自己在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困扰也没有什么害处,本来家人就是要互相关心的。
有条件的,父母身体不错的,就带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不是只有过年才能相聚,可以借着某个机会告诉他/她你很好。
我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的原因,我爸妈不知道看什么电视好,我就会给他们找符合他们那个年代的电视,然后和他们一起看,有时候就会问你们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吗?
他们就会特别正经地和我说那个时候怎么怎么样,我爸爸现在特别感性,他一般不会看电视,他喜欢玩游戏,比如连连看,纸牌什么的,但是他看到这个年代戏,动容的时候也会流眼泪。
那个时候我就确定他们真的老了。所以现在经常把他们当孩子看,出门就会千叮万嘱。我在家的时候他们出去做什么我都会问,有的时候还要一起,我想真的我也老了,哈哈哈!
不管怎么样,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身心康健,愿岁月多留给我们一些时间,愿我们都能彼此幸福!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诗经中很多名句都是因特定场景而兴发,如杨柳依依,桃之夭夭等,后人借用表达相似或同类的情感。这两句亦是如此,原意大约是见到西周故国宫室倾颓,庄稼生长茂盛而发的一种泣血之叹。流传至今其原意还在,只是外延扩大了许多,很多场景都可以用。例如,屈原与渔父对话的场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叹,比如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再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扰的明心抒志……我心中的所思所想有谁能理解呢?知道的说我是忧国忧民,不知道的说我瞎折腾啥呢,推而广之,可以理解成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谁都有不被理解,畏谗寒心的时侯,此时发一下这两句感慨还是比较合适的!谢邀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