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清平乐】高开低走?
最近频频霸占微博热搜,这部剧开局豆瓣评分高达8.1,一度降到7.1,现在低于7了
这就是所谓的高开低走了吧!
我认为至所以低走,原因之一是,改编的太过了
《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不过《孤城闭》的主角不是宋仁宗和曹皇后,而是宋仁宗的女儿徽柔和陪她长大的怀吉。徽柔和驸马李玮是十分不幸福的,原著中她见到李玮第一眼就十分讨厌他。《清平乐》中,徽柔却在见李玮第一面的时候就亲了他,和原著的讨厌截然相反,这样的改动也让许多书粉十分不满,毕竟第一面的时候徽柔主动示好,那么之后的剧情也真的可能走向她与李玮相亲相爱的一步。
对原著改动如此大,书粉离开难免的。
不过,清平乐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值得看的。这部剧,每一帧场景摆设,大到宫廷楼宇,小到香炉团扇,服饰与台词极度还原历史,从朝堂布局到服饰礼仪,一帧一画都展现着大宋的气韵和雅致。你看:
最主要的是
《清平乐》汇聚了北宋的大文豪:晏殊、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王安石,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宋代文人儒雅温吞的气质,分明是“语文课本半壁江山都来了!”
太涨知识了,我想清平乐不会再低下去,甚至,以后会回暖的
《清平乐》刚开播的时候评价还是很高的,华丽的服装、精湛的演技、引经据典的台词,这些都可以说是一部好剧。但是随着剧情的播出,这部剧的槽点开始不断,评价直线下降,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一、剧情没有侧重点。什么都想讲,但是什么都没有讲好,故事讲的不精彩,在没得服饰也是白搭,毕竟能给观众带入感的是剧情,而不是PPT。
二、人设崩塌,大篇幅的讲帝后CP和帝妃CP。曹皇后入宫前和入宫后完全就是两个人,单靠皇宫规矩就扭曲了一个人的性格。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非喜勿喷,谢谢
《庆余年》火热,剧中有哪些镜头或哪些鲜明的观点台词?值得追剧吗?
几乎是一口气刷完了《庆余年》目前更新的内容,本以为昨晚还能再添两集,打开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这周的份额早已用光了。看了一眼豆瓣,已经悄悄升到了8.0分,而且似乎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说实话,我挺期待后续更新的。
同档期的《鹤唳华亭》估计是察觉到了危机感,昨晚一反常态放了四集,可见张若昀和李沁主演的这部《庆余年》播出的威力之大。
叶秋臣对以上这两部剧都非常喜欢,感觉似乎十月份都没什么剧好追,临近十一月能有两部连着看不会断档,颇为惬意。
在《庆余年》目前更新的剧情中,有4句台词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有一部分听起来甚至是细思极恐,颇有感觉也另有深意,在此分享给大家。
1.席总会散,人总要分
范闲的师傅费介在第一次师徒别离时所说的话。
这句话基本上道尽了所有故事的结局,不论曾经多么精彩,未来总有结束和分别的一天。
在第一集中,因为师徒相互斗智斗勇,所以气氛一直是比较欢脱愉快的,直到费介说完这句话之后才有了一丝悲伤的味道。
有时候所用感情太深,就会在抽离时无法全身而退。
有时候不知道再见会是何时,所以每一次的分开都像是永别。
这句话在第一集其实是说早也说巧了,但奠定的深意却不俗。
2.臣,就不再有什么喜好了
君臣之道,最是难测。
这句话,不论放在那里,都是值得思考的内容。
陈道明饰演的庆帝问他时,已经预示了这句话的分量。
首先,庆帝已经知道党派之事,不仅清楚细节而且人心摸得也透;再者,点醒听话的人,告诉他拥有鲜明的喜好本身就是最大的弱点,是笼络时最易抓到的可乘之机;最后,告诉这个人关于字画喜好不止笼络你的人知晓,庆帝本人同样也知晓,而且还暗示了解的远远不止于此。
所以,当时此人跪下退还字画时,才会如芒在背。
范闲在与范父沟通时,也曾有过一句相似的表达,便是“朋友这两个字在京都,过于奢侈”。
你去真心相对的人,却没办法保证对方动机和你一样的纯粹。
很多看似是“朋友”的关系,实则只是利益枢纽下的一个环节罢了。
有的时候,有些刻意说出的话是不敢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许多事情其实在意识里就已经失控了。
3.有点银子就能斗得过
源自郭麒麟饰演的范思辙。
此人最是爱财,同时也偏好生钱之道。
他母亲更侧重于权力之争,家产是权力之后的追求。
范思辙则更纯粹一些,就像他所说的,自己就是喜欢赚钱的感觉。
他向母亲伸手要钱的这一句话,本来只是想借此敛些小财当做零花钱,背后倒是没什么太多的其他意思。
但是这句话放在当时的官场中,放在任何钱权争斗中,甚至是放在一部分情感的纠结中,可能都是行得通的。
用钱未必可以解决所有的难题,但必须承认的是,大部分的矛盾点都是由此而来。
滕梓荆那句“没有黑白,只有贵贱”,是相同的道理。
有时候斗的对象并不只是表面的敌人,还有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财富去左右故事的结局。
4.只要能办事,说点谎话也没什么
《庆余年》这部剧,在陈道明老师出场之后,瞬间变得更加高级了。
因为同样是皇帝的角色,所以城府和心机自是不必多说,庆帝在描述时的表情和神态也是颇为值得玩味。
他对下属说“哪个不欺君”这句话时,我们就感觉到这个角色掌控大局的能力了。
不是看不懂你们说的谎话,也不是不明白你们心里藏的那点小心思,只是在大局之下,瑕疵是无所谓的。过程不重要,结果的导向才是庆帝应该去把握的尺寸。
这是做领导的能力。
下面的人闹哄哄的打起来似乎挺热闹,但是背后看戏的人才是左右故事结局的舵手。
帝王之家,身在高位,若无此能,必无所成。
毕竟,最是难测帝王心。
《庆余年》已更6集,有同学打算继续追吗?为什么?
我是晓峰道娱乐,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庆余年》更新至此,后面是否会继续追?毋庸置疑,我肯定会。
近日,根据猫腻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庆余年》一经播出,立刻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和热议。该剧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范闲,从初出茅庐,到历经考验和磨砺所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中的故事”,在历史背景中又穿插了不少现代观念,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仅剧情吸引人,单是诸多的偶像派演员就让观众的眼球应接不暇,过足了戏瘾。
在人们印象中,古装剧素有沉闷与厚重的套路,但《庆余年》一改这种惯有的风格,用跳脱世界之外的现代人去参与古代江湖与庙堂之争,而且剧作氛围十分轻松搞笑。说实在的,与其说它是一部历史剧,不如说是一部轻喜剧,令人在不断捧腹间去领略历史文化和渊源。很多观众在看了几集之后,仍有一种“画风奇特、走错片场”的感觉。
记得在一场戏中,极具现代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的男主人公范闲在向师傅学习解剖时,对其“没有戴手套”提出了质疑,接着又在观众猝不及防中介绍其使用“一次性薄款手术手套”。小演员那种“一本正经搞笑”的样子像极了葛优大爷惯用的逗乐手法,令人喷饭。不得不说,这个少年范闲演得真是自然,台词也说得溜,可谓浑身都是戏。更加令人惊奇的是,那具小小的身体里却装着一个成年男人的智慧与见解,这种反差真是太逗比了。
从演员阵容上来看,该剧竟然请来了许久未现身的陈道明老师出演关键角色庆帝,作为皇帝专业户,他演起来可以说驾轻就熟。而且,大家都很熟悉的“达康***”、张若昀、郭麒麟、李小冉等著名演员都在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他们出色的演技妥妥地成为了该剧的流量担当。尤其是郭麒麟,大家平素里看惯了他在舞台上说相声的样子,如今穿起古装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部剧其实总体来说在剧情方面安排得还是挺紧凑的,尤其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埋下了很多的伏笔,让人欲罢不能。在整个故事的演绎中,男主范闲可以说尝遍了人间的冷暖,但他也一直坚定着自己的理想,用一身学来的本领和现代化思维迎接不断而来的血雨腥风。所以,带着对该剧后面剧情的极大好奇心,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更多的惊喜和精彩吧。
晓峰道娱乐的回答,你喜欢吗?请关注我吧,一起追剧、聊八卦,做一个有态度的娱乐人。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