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独宠我一人台词【雨露均沾是什么梗来源于哪个小品 雨露均沾什么意思爆红】

雨露均沾是什么梗来源于哪个小品 雨露均沾什么意思爆红

这个梗开始跑偏始于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当时宋小宝表演了小品《甄嬛后传》,里面有“奉劝皇帝雨露均沾,却独宠我一人”的台词

这后宫佳丽三千,皇上就偏偏宠我一人。这里的宠我一人的宠是恩宠还是宠幸

这后宫佳丽三千,皇上就偏偏宠我一人。这里的宠我一人的宠是指恩宠。出自宋小宝皇上就宠我台词:自打我进宫以来,就独得皇上恩宠。这后宫佳丽三千,皇上就偏偏宠我一人,

于是我就劝皇上一定要雨露均沾,可皇上非是不听呐。皇上啊,就宠我,就宠我,你说这叫为奴的情何以堪呀!这不嘛 昨夜晚得皇上召见批阅奏折, 这一夜未眠,我这身体呀甚是乏累……

古代皇帝如何做到对妃子“雨露均沾”?

直接上答案,君王要是想让后宫“雨露均沾”那是不可能的。历史上后宫最多的就是清康熙帝,先后娶过皇后四人,皇贵妃三人,贵妃一人,妃十一人,嫔十人,贵人十四人,庶妃四人,常在9九人,答应十一人,共六十七人。而康熙帝的“只有”五十五个儿女则证明了要想人人有份,实在是完全不现实的想法。

路易十四的后宫。

其实周朝的宫廷很像中世界的欧洲。

不过,根据 《礼记正义?卷二十七?内则第十二》 记载理想的君王应该是这样对待后宫中的女人:

“天子十五日乃一御”。

所谓“天子十五日一御者”并不是说天子要隔十五日才能宠幸后妃,而是说这十五天内要把所有的后妃都宠幸一遍,因为这是君王作为天子和男性所应该尽到的义务。按《九嫔》郑玄注云:

“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遍。”

这里的后、夫人、九嫔、世妇、女御都是后宫的名位。只有地位最高的后才有资格在一个月中有两天独自享受天子的宠幸,其余的后宫只能一起分享。也就是说八十一个女御平均分九个晚上侍奉君王,二十七个世妇平均分三个晚上侍奉君王,九个嫔共用一个晚上,三个夫人也是共享一天。从初一轮到十五,由女御按顺序排到后,再由后依次轮到女御,每月两个循环。

而且,君王对后宫的宠幸是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所以:

“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

因为:

“五十始衰,不能孕也。”

也就是说即使后宫中王的女人们都已经年老色衰,但是只要还能生孩子,君王也就有义务继续宠幸,做到雨露均沾,一个都不能少。不仅君王,诸侯、卿大夫、士庶都必须尽到义务,满足自己的女人。

海格力斯神被视为男子汉的最高境界。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普通人,即使是在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也都无法完成这个“海格力斯的第十三项伟业”,同样是凡夫俗子的君王也一样。但是为何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要做出如此夸张的注解?

原因是,郑玄生于后汉末年,目睹了桓灵二帝的荒淫无道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尤其是汉桓帝,是一个放荡而凶恶的男子,但是这个每天在脂粉堆中混日子的暴君却没有给汉家天下留下一个儿子,从而导致了更加无道的汉灵帝上台,并变本加厉的继续借宦官、外戚之手荼毒四海。

所以郑玄在注解《礼记》时就对宫闱之中的男女之事做了这种近乎于天方夜谭式的描述:一个理想的君王必然是一个勇猛的超人。而其中潜台词就是在指斥孱弱的桓灵二帝——他们完全是德不配位的独夫民贼,甚至已经到了“望之不似人君”了。

以这种先肯定再否定的方法,郑玄不仅隐晦的抨击桓灵二帝是无道,也极为尖锐的捅破了人类对于权力那种深藏于潜意识中的崇拜。比如直到今日,相信“权力使人性感”、“当权者必为强者”这种寡廉鲜耻之论的无知群氓也大有人在……而郑玄却在注释中以寓言的方式告诉我们,至少在他那个时代,他所见到的当权者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强者。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