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浒中吴用,李逵,杨志,柴进的经典话语
吴用:
1.平生未有入绿林之志而入绿林,平生不敢有遇公明之愿而遇公明。既如此,何有旁人》
2.舍我之时,昨日之事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我一定要助哥哥招安如有一日哥哥去了,我必然随他而去,其九死亦犹未悔……
3.哥哥在梦中托信给吴用,吴用收到了。哥哥在信中让我安守本分,自己却尽忠尽义去了。哥哥为自己找了个幽静的去处,小生好生羡慕。只是哥哥为什么只叫上铁牛一起走,而不叫上小弟?难道哥哥忘了兄弟们聚义时许下的诺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吴用本是一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哥哥,救护一命,坐享荣华,全赖哥哥之德……
……
如今哥哥已为国而死,吴用无以回报,愿与哥哥相会于九泉之下!
4.吴用愿以命来换,
李逵,一个毫无道德底线的人渣,为什么还要称为好汉?
其实从很多细节中都可以看出李逵并非良善之人,但是因为能力突出而被称为好汉。之所以说李逵不是良善的人主要是他对待杀人这件事如同喝茶饮水。就拿攻打祝家庄这件事情来说,李逵将祝龙、祝彪兄弟,以及有意讲和的扈老太公全家都给杀害了,不存半点仁义之心。这种事情在李逵身上是非常常见的,说李逵一生中杀人如麻其实一点没夸张。
但是即使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人却被很多人称为好汉,对他随意杀人的行为视而不见。其实不光是李逵,梁山108将其实大都是鲁莽之人,像李逵这样因为杀人犯事而被迫上梁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这些人道德素质普遍比较低,但是因为他们能力强悍,人们还是将他们称为好汉。但是在我们看来,滥杀无辜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为好汉的。
古人对待好汉这么宽厚,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好汉主要是根据那个人是否有能力,对于道德方面的要求则不是很高。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曾经出现过“好汉饶命”这句台词,这句台词对应的场景有很多都是:一壮汉欺负人,然后被欺负之人求饶时对壮汉随口的一个称呼。
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好汉这个称呼中的“好”字并不是重点。而我们所看待的好汉一词,侧重点恰好在于“好”这个字。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对于李逵的评价自然也就不一样。
跪求水浒传的经典语录,不要那些歇后语,格言,搞笑的话。我要的是那些人的话,要书里面的,动作描写也可
李逵来到树林边厢,
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里!”李逵看那
人时,戴一顶红绢抓儿头巾,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
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的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
里,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大笑道:“没有娘鸟兴!你这厮是甚么
人,那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起手中朴刀奔那汉。
那汉那里抵当得住,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脚踏住胸脯.
再来一个: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
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
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
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 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
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
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
门神在地下叫饶。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