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物语台词【日本支援物资上的古诗文?】

如何评价这次疫情中,日本支援物资上的古诗文?

日本人在抗疫援助中,我想得最多的是,为何日本人用汉语诗词一次次惊艳了国人?

今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日本人给予了非常多的物质援助,与此一起“输入”进来的是一首首汉语古诗词 :日本医药NPO法人人心会、日本湖北总商会等机构联合捐赠的医疗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给湖北高校捐赠了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上书八个大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舞鹤市驰援大连物资,上面写了王昌龄的古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反观国内,我们主要祝福语就是:湖北加油,武汉加油。

日本的汉语言文化,在去年5月日本天皇登基时就火过一把。给天皇命名,是日本政治和文化中的重大事件,过去1300年历史上,日本都是从中国的四书五经中挑选相关文字作为天皇的年号。平成之后,去年继位的新天皇“令和”,则首次援引日本自己的文化瑰宝---《万叶集》,但《万叶集》也是传承了中国文化,借鉴了我国诗歌的题材、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并且本身也收编了部分汉诗。早于《万叶集》四百多年的东汉张衡在其《归田赋》中也有“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的文字表述,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之大。日本国语字典中,汉语占了40-50%,一般人可以根据其汉字猜出其汉文的意义,日本通行的文字中也夹杂很多汉字。

日本人一次次用中国文化惊艳了中国人,首先是因为两国之间这种密切的文化血脉关系,更是日本人对传统汉语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密切相关。日本有着浓郁的汉语文化学习环境,不仅在国民教育中,也在一些社会机构中。

日本的全日制教育中,汉语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列入日本高中语文课本的诗词包括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勃,白居易、陆游的作品,文章则包括《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史记》中的一些经典,以及屈原、周敦颐、柳宗元的代表作,这是日本国民普遍具有较高汉语素养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也有着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我们还是举一个与湖北有着密切联系的宋代文豪苏轼的诗文学习为例。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20岁时入京参加科举考试,深得主考官欧阳修、梅尧臣赏识,当年即中进士,可谓春风得意。但1080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湖北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杭州也就是现在的黄石市。苏轼这一职位非常低微,但正可谓“诗家不幸文章幸”,心灰意冷、处于人生低谷的苏轼,放浪形骸,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他还创新一种猪肉的烧制方法,这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东坡肉”。此外,他在这里写下了他的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帖》。

日本人对苏轼这位宋代文学家可谓喜爱有加,各种学习、研究、收藏让我们大开眼界:日本东京孔庙设有专门的苏东坡讲堂,有老师给热爱苏东坡的日本人讲授他的诗文。

对于有着“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日本人视若珍宝,1922年流落到日本后就为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被努力抢救出来,1945年二战中美国轰炸日本《寒食帖》又在火光里活了下来;日本荣丰斋的书法教室里,喜爱书法的人们临摹《黄州寒食帖》,授课老师要求学习书法的人,要根据该帖字与字的连接处非常出彩的特点,在摩习时笔法不能停顿下来;东京二玄社,为了复制《黄州寒食帖》,专门制作了一台三吨重的照相机并请柯达公司提供专业帮助,制作成10×14厘米的胶片。日本大阪美术馆收藏有苏东坡真迹《李白仙诗卷》,这是与《黄州寒食帖》齐名的又一真品, 也在特殊的摄影室拍摄。日本著名书法家杭迫柏树为了找到苏东坡泛舟赤壁的感觉,专门在7月16日晚上,也就是一千年前苏东坡泛舟赤壁的同一天,与友人相约泛舟日本海,就为了实现跨越时空,完成与苏东坡的心灵对话,日本汉文教育学会会长石川忠久称,自己读苏轼的诗词文章,有一种心灵被治愈的感觉。

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热爱,当然远不止有苏轼,2012年,我在日本有过一段短暂的学习,走访了东京、大阪、滋贺和奈良的一些文化设施,其中我在奈良国立博物馆看到的中国文物,超过了我在中国任何一家博物馆的收藏,抛开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恩恩怨怨不说,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研习,实在给了非常大的震撼。如果今天,日本人再用一次又一次的诗文,再次惊艳我们,在我实在也是理所当然,平常不过的事情。

如何评价日本电影《镰仓物语》?

最近的写的两篇影(吐)评(槽),《杰克·莱恩》和《死神》真人版,基本啥干货没有(说得好像以前写的有干货似的),光顾着BB女主颜值,感觉有点跑偏,这是要在吐槽女主颜值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了么?

所以在说今天的《镰仓物语》时,开场还是忍不住先说女主亚纪子……的扮演者高畑(tian)充希。

之所以加个注音,是因为自己一直念高dian充希,结果输入法翻到死都没打出来……查了后才发现刻板印象是错的,也算是个小科普吧。

看过她的两出戏,除了《镰仓物语》,还有去年的《小偷演员》。两个角色区别不大,都是天真善良,未谙世事的小姑娘,基本不会有什么反转一眼看过去就是简单的美好那种。高畑充希算不得大美女,身材小巧,长相也是朴实清纯挂的,拿起这种弱气邻家风的角色来相当的贴合。

所以在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高畑充希的亚纪子几乎成为了吸粉担当,虽然气场不足颜值也不是上等,但是凭借天然呆又单纯的气质,在与堺雅人,堤真一,安藤樱这些大拿对戏时,也没有被压制住,反而演绎出自身兼具粉丝,新婚妻子,好奇少女混合的可爱一面。

说到这儿不得不感叹演员和角色合拍的重要性,再次忍不住吐槽《死神》真人版的杉咲花,有时候吧,这人不能太头铁……

虽然演起“祈祷的少女”亚纪子来手拿把攥,然而到了结尾的“黄泉之国”,希妹穿上红色的华服后显得有点撑不起来,无论是造型还是发型还是脸型,似乎都不像之前那么的熨帖。

要说崩坏可能有点夸大其辞,那就说,别扭。

本来清新弱气好奇少女,干了一整集的家务最后突变要被拯救的华服公主,画风转变得太快,挺别扭的。

就如同《镰仓物语》的整个故事和节奏,本来四格漫画式慢慢悠悠点点滴滴的日常怪奇推理小物语,最后变成勇者斗恶龙的少年热血漫,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忽而变成一国的世界观,膨胀和发展的都有点出乎意料。

虽说如果从结局反推,会发现大多在“黄金之国”出现的情节在前面的片段中都有所铺垫:通勤的列车,父亲的往事,穷神的破碗,这些前期轻描淡写的物事都在最后一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考虑到这些,我们似乎很难说电影没有为最后的转折做准备。

但是于我的观感而言,“黄泉之国”的桥段的转折还是太过于生硬。电影之前为此做的所有准备,也都没有提及男女主角生生世世的羁绊,以及哪怕丝毫要对决最终boss的线索。

所以当最后不到半个小时boss突兀地出现之后,还要彼此间很尴尬地说台词给观众介绍下前尘往事,让本来仓促突兀的结局更加得仓促突兀。

不仅是故事的转折生硬。电影在亚纪子死去之后一改之前慢悠悠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节奏,叙事步伐异常加快,甚至都有赶工的嫌疑,即便如此还是有着两个多小时的时长。虽说以现在电影的标准来看两个小时也算不上太长,问题是若以最后的寻妻作为故事的主线,那么前面大段大段编辑本田的剧情就完全变成了“闲笔”,几乎没有为主线提供任何助力,伉俪情深或是放手的主题与作家最后的寻妻也形不成什么联系或者对比,这一点甚至都比不上看似与作家寻妻无关,但是好歹能提供反面教材的推理情节;青蛙男的形象也算不得视觉奇观;温情倒是温情,可也不过是点到为止,总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若是按照开头的节奏来,四格漫画的小故事,散文诗似的结构串联起共同的关于生死及爱情的主题,那么所有的段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隽永的小传慢慢讲,也不失情趣。

就怕你这一开始是溪水潺潺,浅唱低吟的模样,结果突然转弯,上了一趟电车疯狂加速……

如同最后亚纪子那身违和的大红也不知道算是什么服一样,变得太快,跟不上你们的节奏。

宇多田光的声音就是有特色,没做功课但是片尾曲一出来就知道了;

堺雅人和安藤樱,说实话没啥惊喜,不功不过吧……

最惨还是堤真一,最后变成青蛙头上一片绿……

有什么超赞的电影,看完还想再看第二遍的那种?

我不太看悬疑类电影,只是非常偶然的一次,正好时间合适,就看了一部西班牙电影《海市蜃楼》。

这部电影之前应该是做过宣传的,排片不少。不过,我没有关注过,想随意的打发时间,却被圈粉。

影片很紧凑,看的意犹未尽!

出了影院马上推荐给了朋友,之后就又陪着她看了二遍。我很少重复看电影,这部影片,我还是觉得比较赞的。

我觉得它比较好看的原因有三:

1.首先,这个类型的电影,我看的不多,悬疑推理的故事,好像《移动迷宫》也不能算是这种分类吧?那么对我来说,就算是新鲜感官,吸引了我。国产类似的电影和电视剧除外,《鬼吹灯》《盗墓笔记》《重案六组》,我都看过,感觉和这部影片也不同。所以,第一是新鲜。

2.剧情,剧情很吸引我,有种费脑的感觉,当时看片的时候,觉得自己看懂了,后来,看大家评论又蒙了,似乎又没看明白,我这智商还是不行啊!

看一下评论,好像比影片还难懂,比导演还深思。

原谅我没有看明白!大家如果想看,先不要代入任何思想,就从自己的视角观看就行,没有一定对的,你看到的就是影片想告诉你的。

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幸福的维拉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居,在风雨交加的晚上,维拉发现有一个小屋子里亮着灯,走进去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屋内的小电视机是打开的,正在播报25年前的新闻。

她走进屋子,看见了电视机里出现了一个小男孩,奇怪的是,两人还能对话。

邻居家传来了吵闹声,小男孩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维拉阻止他出去,因为她看到新闻上说,小男孩尼可如果去插手此事,会遭遇不幸。

她阻止了这件不幸的事情发生,却引发了蝴蝶效应,改变了她自己的人生。

镜头转换,她躺在病床上醒来,一切都变了,她变成了一位医生,她记忆中的家也不存在了。

她可爱的女儿和亲爱的老公都凭空消失了,大家都说她的记忆是错误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苦苦寻找答案,一切熟悉的人都变成了陌生人,她脑子里的一切事物都变了模样,没有人能懂她,只有莱拉警官在默默的帮助她,守护她。

最终,一场罪恶阴谋被揭穿,一场恒久的爱恋浮出了水面。

我眼中精彩的地方:贝拉发现所有真相后,铁了心选择女儿。她选择跳楼自杀,给莱拉留下了一句话:“我救过你,这次换你救我了。”

很感人的一个片段!

这部剧有巧妙的反转,感动的瞬间,值得推敲的细节,想象的空间,所以这都是我推荐的理由。

详尽的故事情节还是要自己去看,会更有意思的。

总之,这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悬疑烧脑片,逻辑性强,值得观看!

3.爱情、母爱和演员

这是什么神仙爱情?25年的找寻,痴痴的等待,即使你不认得我,我也依然独自爱你!相爱的人不管几多轮回终会相遇。

母爱,在这部剧中表现的感人至深,为了女儿,维拉什么都做了,即使只是一个猜想的结局,她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从楼上跳了下去,这有可能是生命的代价,做母亲的人都懂的。

男女主角,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越看越喜欢,演技很好!也很有味道!

介绍到这里吧!希望我推荐给你们的电影,你们也喜欢。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