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最浪漫的爱情诗句_古代爱情诗 内容: 古代爱情诗句赏析『一』『爱情诗』《八六子》赏析八六子秦观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注释』1. 危亭:高耸搂亭。 2. 铲:消除。 3. 青骢:骏马名,指行人。 4. 红袂:红袖,代指女子。 5.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6. 娉婷:姿容娇美的样子。 7. 怎奈向:奈何。 8. 翠绡:碧丝纱巾。 9. 销凝:销魂凝魄,极度伤神达意。 10. 黄鹂:黄莺。 『评析』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 『爱情诗』《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赏析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苏曼殊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赏析』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 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诗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 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第二首诗则寄寓了诗人的凄凉身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 春雨楼头尺八箫首先创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雨中境界:迷蒙细雨中诗人倚靠在日本民居的小楼上,正听着百助用尺八箫吹奏着《春雨》曲,竟引出诗人无尽的乡思。 春雨既指现实中的春景又指箫声所吹曲名,一语双关。 何时归看浙江潮? 既指箫声引起他对故国的思念,亦可指他挂念着当时国内的革命思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则点出诗人自身的僧家身份,又暗含有诗人的凄楚身世。 踏过樱花第几桥! 则道出了生命的伤感和人生似梦的感谓。 日本的樱花绚丽而短暂,诗人在漫天的樱花飘洒中孤独前行,亦是一断鸿飘零,不知归往何处。 苏曼殊以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表达了他于乡愁的惆怅和对生命的理解。 上述二诗,极其典型地体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情僧和云游诗僧的形象。 读此二诗,这位才情横溢,浪漫奇幻、集亢奋与忧郁于一身的青年俊秀就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只可惜天不假俊杰以时间,苏曼殊只在人间度过了三十五个春秋,便在贫病中辞世,他以绚烂的生命浇灌出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朵奇葩。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珠海)人。 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1903年苏曼殊留学日本,曾在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成城学校等处就读,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在日本期间,参加过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倾向于民主革命。 学成后回国,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 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 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5岁。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由章太炎先生与南社诗人们烘托,擅长鸳鸯蝴蝶派的文字,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 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 从此出入于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时,诚为异数。 好事者又冠以大师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误以为僧,群举与太虚,弘一等法师相提并论,实为民国以来僧史上的畸人。 虽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爱情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词作鉴赏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 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李之仪(1035-1117)北宋词人。 字端叔,自号姑溪老农。 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 哲宗元佑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佑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 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 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后遇赦复官,晚年就卜居其地。 『爱情诗』《车遥遥篇》赏析车遥遥篇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鉴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人虽已经离去,情却常难断绝。 因此就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伤,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 此诗即借一位妻子真切的内心独白,抒写了这种难以言传的离情别意。 车遥遥兮马洋洋诗之开篇,是女主人公追忆夫君离去的梦幻般的虚景。 不过,在此刻追忆之际,这虚景也可能为眼前所见的实景所引发。 似乎是一个春日的早晨,阳光明媚,草色青青。 画面近处,则是一位倚栏而立的女子,正痴痴地注视着穿过新绿树影的车马,东来西往。 倘若能从近处观察,你便可发现:她其实并不看着车马,而是沉入了迷茫的幻境之中眼前的车马,勾起了她十分珍贵的忆念。 她仿佛觉得,此刻还正是亲爱的夫君离去的时候:那车身也一样颠簸、轻摇,那马儿也一样舒缓、潇洒。 就这样在遥遥无尽的大道上去了,什么时候再见到它载着夫君归来? 当消歇的马蹄声,终于将她从幻境中惊觉,车马和夫君便全都云雾般消散。 美好的春景,在女主人公眼中只变得一片黯然。 这无情之景,不过让她忆及往事,徒然增添一段缠绕不去的思愁罢了。 这就是车遥遥兮马洋洋所化出的诗境。 这诗境妙在没有时间。 它既可能是女主人公独伫楼头所见的实景,又为一个早已逝去的美好虚景所叠印,便在女主人公心中造出一片幻觉,引出一种惆怅失意的无限追念。 想到这里,女主人公似乎颇有些喜意了,因为她解决了一个日日萦绕她的痛苦难题。 但她忽然又想到,身影之存在是需要光的。 若是身在背阴之处,那影子也会不见的,这样岂不又要分离? 她简直有些焦急了,终于在诗之结尾,向夫君发出了凄凄的呼唤: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夫君哪,你可不要到那背阴处去呀,一去我就会不见了。 你站在阳光下好吗? 那可是我的一片心愿呢! 这首诗完全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或者说是她一片痴心的自说自话。 迷茫中把眼前的车马,认作为载着夫君离去的车马;为了不分离,就想化为夫君的身影;而且还不准夫君站到阴处:似乎都可笑之至,无理得很。 然而,这种无理得很的思致,倒恰恰是多情之至微妙心理的绝好表露。 『爱情诗』《绸缪》赏析绸缪佚名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古代爱情诗句赏析『二』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译文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 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 让我看见如此好的人呀。 你呀你呀,你这样的好,让我该怎么办呀? 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正在东南角闪烁。 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 让我看见如此的良辰美景呀。 你呀你呀,这样好的良辰美景,让我该怎么办呀? 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门户之上。 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 让我看见如此灿烂的人呀。 你呀你呀,你这样的明丽,让我该怎么办呀? 学者们认为跟婚礼有关,是因开头有绸缪束薪四字,绸缪二字很好理解,缠绕状,亦可引申为缠绵,束薪原本也很简单,就是扎起来的柴火,但学者魏源认为,它是一个比兴,古代娶嫁燎炬为烛,少不了要用干柴即薪,因此,《诗经》里所有关于娶妻的诗,都以析薪暗示。 他说得底气十足,可这个因为所以,实在有些牵强,一个有妇之夫寂寞地伐木析薪之时,没准就会想起自家老婆的温柔,只要他这么一动念,在魏源先生眼中,就有要犯重婚罪的嫌疑了。 为什么束薪不可以是实指呢,假如你早几年去过北方,或者干脆就是个北方人,一定会对北方原野上那些露天的柴垛留有印象,《绸缪》是唐风中的一首,唐地即今山西临汾到太原一带,我问过老家在当地的朋友,都说小时候不但见过柴垛,还有草垛,麦秸垛等等,秋天里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就是抽来点着,苍色清风里那一团火光,远远地望过去甚是壮观。 先把那些淘气的孩子撂下,重新回到远古,撇开名家们甚是笃定的注释,只用我的眼睛我的心去看那些字眼,是另一种场景,观众消失,背景隐退,连时空的参照都没有,我看到的,是无尽洪荒里的一场邂逅。 在那个于史无载的黄昏,在谁家沉静的柴垛前,在三两小星的注视下,起初不经意的他和她,猝然间打了个照面。 遇见陌生人,不见得就有什么特别意义,我们每天都要见到那么多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即使有搭讪与寒暄,转眼就忽略不计。 若是有人让你惊疑于这场遇见,让你有一种需要追根究底的不真实感,一定是这个人身上具有的某种化学元素,改变了遇见的形态。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这是内心的欢喜在呼喊。 在见到你以前,没有任何预兆,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度过一生无数日子里的一个,清晨,正午,黄昏,这一天眼看将尽,我却在这光阴的拐角处,在这平凡的柴垛前,遇见你。 说起来是如此的轻飘,不过是两个人凑巧走到此处,抬抬脚的事情,可是在生命里,却是那样的不容易,几米有言: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夏天飘雪,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冬天刮台风,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猪都学会结网了,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所有的不平凡,却遇不到平凡的你。 是啊,潜水的猫,攀岩的狗,夏天的雪花,冬天里的台风,乃至会结网的猪,都是身外之物,而你,却是一直盛放在我心中的那个人,好像一颗深埋已久的种子,在这一刻突然生根发芽结蕾绽放,一个粲字,传达出那种不可方物的光华。 只是,假如这遇见的背景,是刚刚进入的大学,或者,是初次报道的新单位,或者,再庸俗一点,是父母长辈安排的相亲宴,这个故事,都有延续下去的可能,遇见是一个序曲,后面更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可以期待。 可惜,都不是,他们唯一的时间的参照,是三两小星,唯一的空间的参照,是齐整的柴垛,这空旷的背景,固然使彼此的恋慕更加纯粹和令人感动,却不具备持续发展的可能。 换成现代社会,有点像地铁站台的邂逅,当地铁缓缓驶来,隔着玻璃窗,你与对面的男子或女子四目相对,内心惊动,但又能怎样,你上去,他(她)下来,犹如相逢于黑暗的海面上,擦出耀眼的火花,再重新投入到人流汹涌之中,消失于对方的生命里。 是这样无根无由的爱意,多么让人无奈,所以紧接着是这样的叹息: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那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自问,一种没有出路的追索,遇见作为一个奇迹已经发生,可是,奇迹之后呢? 纵然是如此幸运地遇见这样一个你,接下来我又能怎么办? 『爱情诗』《钓鱼湾》赏析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来。 这首清新的小诗,将春天,春水、春花、春树与青春融为一体,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意图。 『爱情诗』《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赏析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文廷式九十韶光如梦里。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 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广箧中词》一』叶恭绰曰:沉痛。 韶光:①美好时光,多指春光。 ②青春年华。 销魂:魂魄消灭。 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 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文廷式(1856~1904) 近代词人。 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芗德。 江西萍乡人。 出生于广东潮州,少长岭南,为陈澧入室弟子。 『爱情诗』《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赏析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邵瑞彭十二楼前生碧草。 珠箔当门, 团扇迎风小。 赵瑟秦筝弹未了, 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 毕竟相思, 不似相逢好。 锦字无凭南雁杳, 美人家在长干道。 十二楼前的春草有绿了起来,门帘处,拿着小小的团扇,有意无意的扇着,清风迎面,而我在等你的归来。 一曲未终,筝音还在,春宵苦短。 乌惊起晨光,你的背影在晨光中越来越模糊,你可否还记得当年只为博我一笑一掷千金,相思,相思,想你肝肠寸断,却终抵不过,一次的相逢,尺素虽传,却是渺无踪迹,你可知在长干道上有人在等候你。 为什么多情的总是女子,为什么总是沉湎在旧时的美好? 当年他千金买一笑,而今可能还会这样,但却不是对你,你不辞镜里朱颜瘦,与他无关。 而你孤独的守候,到底在期待什么,他也许没有忘记你? 他还会在某个地方如你一样守候? 谁知道? 只是你愿意相信,你愿意这样对着门 空守。 希望总是好过于无望,或许在某天他就从路口翩翩而来。 邵瑞彭(1887~1937年),一名寿篯(寿钱),字次公,淳安县富文乡楂林村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读于慈溪浙江省立优级师范,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秘书。 宣统元年(1909年)柳亚子等创南社于苏州,他闻讯后加入,后来成为南社重要成员。 省立优师毕业后,正值辛亥革命爆发,积极参与光复浙江的军事行动。 事成之后,不图荣利,托疾返里。 民国元年(1912年)12月,国会成立,当选为众议院议员。 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拒不同流,忧郁返里,寓居遂安岳父家,任台鼎小学教员。 1916年6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又召开国会,应请再度北上,寄希望于黎氏,但府院争权,导致张勋复辟。 1921年4月,孙中山号召国会议员到广州商议国事,邵瑞彭与一批国会议员一起南下。 5月5日出席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 但桂滇军阀横行,肆意诋毁孙中山,他忧蹙憔悴。 旋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又应清史馆赵尔巽之请,协修《清史稿》儒林文苑传,间或为北京,天津诸报纸写稿。 『爱情诗』《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①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①章台路:汉长安有章台得街在章台下。 后人以章台为歌 妓聚居之所。 『简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泛。 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有《欧阳文忠公集》。 『爱情诗』《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赏析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 谁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爱情诗』《凤栖梧》赏析凤栖梧蝶 恋 花① 『宋』柳 永伫倚危楼风细细,②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④对酒当歌,⑤强乐还无味。 ⑥衣带渐宽终不悔,⑦为伊消得人憔悴。 『品评』『爱情诗』《高阳台桥影流虹》赏析高阳台桥影流虹朱彝尊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 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原题注: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 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 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 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 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曾出典江南省试。 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 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爱情诗』《更漏子玉炉香》赏析更漏子玉炉香古代爱情诗句赏析『三』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黄升《酹江月夜凉》: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夜雨意象不断出现于历代文人笔下,具有了一种文化性质。 在这个文化阵容里,温庭筠这首《更漏子》将离情别绪添入其内涵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爱情诗』《古怨别》赏析古怨别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⑴古怨别:古人离别的怨情。 ⑵飒飒:形容秋风吹的声音。 ⑶相向:面对面。 ⑷气先咽:因为伤心,气塞声断讲不出话来。 ⑸心曲:心事。 ⑹唯所思:(分别后)只有互相思念。 在秋风萧瑟,满眼凄凉的季节,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辞别。 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两人眼含热泪,面面相视,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 心中早有千言万语,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 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之愁苦。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爱情诗』《关雎》赏析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音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 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 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 淑:善,好。 ⑸参差:长短不齐。 荇(x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顺水势采摘。 ⑻思:语助。 服:思念,牵挂。 思服:思念。 ⑼悠:忧思的样子。 ⑽辗(zhǎn):半转。 反侧:翻来覆去。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友,交好。 ⑿芼(m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14) 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 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时代在变,莫非人性也真地在变? 男的不男,不长胡子,不骑马打枪,浑身奶油,手无缚鸡之力,不称男人而称男孩。 女的不女,粗声大气,膀大腰粗,男孩不敢做的敢做,男孩不敢说的敢说,姑娘能做的不能做,姑娘会唱会说的不会唱不会说。 工业化不仅把人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化妆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 .. .和古人相比,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发布时间:2025-11-02 17:42:04 来源:句子汇 链接:https://www.yingzuidou.com.cn/post/4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