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经里的经典句子_超甜经典佛经短句 内容: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 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 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佛经里的经典句子!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 通常指佛教全部经典。 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一般分大乘经、小乘经两种。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 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 可能会误人子弟。 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1.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3.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4.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3.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 心无去来,即入涅盘。 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6.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7.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 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8.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40.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41.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42.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3.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4.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45.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46.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47.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48. 佛者,心清净是。 法者,心光明是。 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9.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50.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51.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52.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53.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54.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5.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6.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7.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58.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59.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60.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61.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62.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3. 问曰:人为何而活? 64. 佛曰:寻根。 65. 问曰:何谓之根? 66. 佛曰:不可说。 67.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68.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9.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0.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1.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72.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3.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74.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5.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76.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77.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78.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79.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80. 佛曰:为何不必? 81.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82.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83.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84.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5.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86.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7.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88.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89. 问曰:如何能静? 如何能常? 90. 佛曰:寻找自我。 91.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9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3.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94.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95.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96.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97.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98.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99.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00.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1.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03.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04.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05.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0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07.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108.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109.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110.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111. 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112.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1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4.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115.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116.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117.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18.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19. 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120.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21.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22.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延伸阅读佛经经典名句1.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 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 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 不可说,不可说5. 刹那便是永恒。 6.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7.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杂阿含经》第2628. 大可笑,大可笑! 好汉多迷屎尿窍! 9.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0.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1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3. 佛告阿难。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所谓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楞严经》14. 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5.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 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6. 佛言。 睹人施道。 助之欢善。 得福甚大。 沙门问曰。 此福尽乎。 佛言。 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 各以炬来分取。 熟食除冥。 此炬如故。 福亦如之。 17.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 其如幻耳。 18.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9.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 出离淤泥,乃可苏息。 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 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20.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 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 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21.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 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22.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 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 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23. 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4.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25.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26.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7.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楞严经》卷628.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29.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 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30.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1. 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 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33.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34. 觉悟世间无常。 国土危脆。 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 生灭变异。 虚伪无主。 心是恶源。 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 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35. 净心之要,无如念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36.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37.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8.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39.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40. 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41.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2.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3.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4. 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 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45.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6.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8. 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9. 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50.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51. 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52. 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53.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54.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6. 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57.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58.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9.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60.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61.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62.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3.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64.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65.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6.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7.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68.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69.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0.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 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71.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72.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73.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74. 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75. 世间万物皆空。 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76.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7.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78.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79.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80.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81.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8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83.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84.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85.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86.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87.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88.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9.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0.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 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9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2.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93.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94. 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 明心之要,无如念佛。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净心之要,无如念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95.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增一阿含经》96. 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97. 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98.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9.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00.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101.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102.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03.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 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04.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105.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06.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107.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08.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 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09.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10.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11.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 《造塔功德经》112.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 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13.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114.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15.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经经典语句1.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3.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4.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3.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 心无去来,即入涅盘。 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6.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7.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 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8.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40.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41.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42.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3.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4.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45.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46.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47.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48. 佛者,心清净是。 法者,心光明是。 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9.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50.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51.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52.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53.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54.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5.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6.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7.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58.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59.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60.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61.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62.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0.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61.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62.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3. 问曰:人为何而活? 64. 佛曰:寻根。 65. 问曰:何谓之根? 66. 佛曰:不可说。 67.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68.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9.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0.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活佛经典语录1、不要扰乱他人的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决心。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我们不是人生的观众,切莫在别人的世界里旅行。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天不解释自己的高度,依然高远无涯。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4、心若死执,那么人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5、心,应该归于平静,而不是趋于死寂。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6、看透,看开,看淡;不念,不争,不惧。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7、只有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实的地方走,才不会出错。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8、他人与世界并不由我们改变,却是心灵成长最好的沃土。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9、很多事,既然在我们尽力之后也无法改变,那就接受吧。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0、与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1、在惆怅中学会的珍惜,势必会浪费太多的曾经。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2、任何我们在失去后所得到的领悟,都远比失去本身更值得珍重。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3、想对之好的人,父母、爱人,抑或朋友,去爱他们吧,因为人生常常是来不及告别就会分离。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4、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我们的能力,我们也就获得了自由。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5、当我们的心不同了,脚下的路也就不同了,阳光会明媚,伤痛也会远离。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6、我一直都认为,人生中真正的喜乐来源于对痛苦的喜乐,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不可能感受到快乐。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7、远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8、只要我们脚还在地面上,就别把自己看的太轻。 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不完美的我,一个完美的我。 不完美是人的本性,这是真实的我;而完美则是虚幻的我。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9、寂静是安守本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以稳健厚重的姿态抵御突如其来的**。 **少了,才可以活得轻松。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0、承认不完美,我们就能找回本真,虽不完美,但却完整。 不要想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才出发,如果有障碍,把它清理到能走过去就好。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1、当我们流连于伤感时,千万不要攻击、不要诋毁,因为人生何处不相逢。 时间会是最美的答案,多年后,我们发现,其实分开以后还是可以做朋友。 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唯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2、不要用别人的路标来确定自己的方向,那只会让你迷失。 如果你是一条鱼的话,就不要想着像飞鸟一样在天空中翱翔,那不是你的路。 什么样的路是独属于你的,什么东西是最适合你的,这些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3、我们不是圣人,所以常走错路,其实,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选择。 如果,在一条走错的路上,别人都步履蹒跚,愁眉不展,而我们却依旧笑颜如花,坦然前行,久而久之,就成了错误路上的一道风景,亮丽了别人的眼睛,也愉悦了自己的心。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4、他们这种从小就有缘进入寺庙出家的人今生不算真正参加过尘世生活,说的话也进入不了我这个俗世中浸淫已久的人心里。 觉得他是他,我是我,解决不了我的疑惑。 也许是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已经太多太多,这像清茶一般的散文根本不能以毒攻毒,解除我心中的五毒。 加措活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佛经看破红尘的句子1. 佛法的修学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 2.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2. 把世缘世法佛法统统放下,才是真信。 4. 真理真相搞清楚,叫看破;做事圆圆满满,心里干干净净,叫放下。 5. 游离在时间的断点,看不清眼前。 6. 看得破放得下,才能入佛法之门;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很快地契入佛法。 7. 能看得破放得下,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在快乐;你没有看破放下,怎么能享受到那种自在快乐? 8. 看破放下布施这六个字,是学佛的根基;只要勤修布施,身心一切都舍掉,就能做到看破放下。 9. 看破是心不颠倒;放下是心不贪恋。 10. 与人无争,于世无求,就是看破放下;一天到晚批评别人,不知道检点自己,这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11. 平常对生死这关一定要看淡,对于世缘要看淡,决定不能留恋;能见所见,都不是真实,只要放下,即能脱离生死。 12. 对于世间事得过且过,不要认真,心地就清凉自在;凡事看淡,愈淡薄愈自在。 13. 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14. 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15. 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根本无明是妄想。 16. 没有放下分别是苦,没有放下执著是难;放下就觉悟放下就证果放下就得大自在。 17. 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18. 真看破了,立刻就放下,为什么? 事实真相他彻底明了了,决定不会有分别执着妄想;如果还有分别执着妄想,换句话说,他还是没看破。 19. 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20. 佛法千言万语,总归一句是:看破放下。 21. 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22. 别让那些暧昧,破坏了彼此相爱的默契。 23. 爱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都输给了彼此。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 拼命的垂死挣扎,可早已尘埃落定。 “佛经里的经典句子”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 更多好内容请阅读超甜经典佛经短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63. 问曰:“人为何而活? ”64. 佛曰:“寻根。 ”65. 问曰:“何谓之根? ”66. 佛曰:“不可说。 ”67.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68.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9.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0.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1.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72.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3.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74.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5.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76.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77.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78.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79.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80. 佛曰:为何不必? 81.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82.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83.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84.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5.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86.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7.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88.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89. 问曰:“如何能静? 如何能常? ”90. 佛曰:“寻找自我。 ”91.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9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3.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94.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95.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96.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97.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98.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99.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00.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1.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03.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04.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05.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0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07.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108.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109.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110.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111. 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112.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1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4.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115.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116.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117.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18.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19. 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120.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21.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22.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佛经经典静心名句佛经经典静心名句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 《仓央嘉措诗传》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佛语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9、扫地为何? 为了净地。 净地为何? 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 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小西天狄道传奇》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 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 ——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觉乘13、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14、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5、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16、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1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19、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 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 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 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 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2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22、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 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24、"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2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 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 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 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 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 ——紫云轩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 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 《文心雕龙》28、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 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29、相由心生境由心造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关于佛经的句子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有生灭心,有相续心。 4、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57、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 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58、人生四苦: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 59、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60、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61、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6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3、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4、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6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66、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1.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2.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3.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4.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3.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 心无去来,即入涅盘。 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6.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7.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 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8.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40.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41.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42.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3.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4.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45.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46.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47.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48. 佛者,心清净是。 法者,心光明是。 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9.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50.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51.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52.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53.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54.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5.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6.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7.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58.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59.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5、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9、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1、阿难即从座起。 礼佛合掌,长跪白佛。 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12、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3、得未曾有。 心净踊跃。 14、你忘记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你说的。 15、/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16、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17、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18、菩萨低眉,因见众生,无始以来,轮回生死,生大慈悲心,欲度众生故,随顺众生。 19、一念起,是天堂;一念落,便是地狱。 20、前世如若不相欠,今生又怎会相见! 21、心之所愿,身相随之!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24、喜欢淡淡的感觉,夜的静美,雨的飘逸,风的洒脱,雪的轻盈。 25、虚拟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26、人世间没有最好的人,因为她们都被蒙蔽了。 27、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28、万法唯心,一切皆造。 29、不可说。 爱不可说,恨不可说,嗔不可说,怒不可说。 30、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 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31、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呼吸停了,就完事了。 32、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33、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任凭鱼儿畅游,仍旧波澜不惊。 34、诸行无常,一切皆苦。 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5、眼之所看不如心之所见。 36、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7、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38、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 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 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39、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40、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41、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用心去体会你就会有不同的惊喜。 学会放弃,放下该放下的,放下了心就宽了。 42、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 43、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4、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 45、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尔等顽固不化。 46、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47、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 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48、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 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49、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着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50、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51、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 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2、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3、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54、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55、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56、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 何处不红尘? 何处无佛陀? 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 发布时间:2025-10-28 10:23:07 来源:句子汇 链接:https://yingzuidou.com.cn/post/4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