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语录众生 内容: 1.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 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 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3. 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4.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5.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6.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7.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 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8. 佛法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着,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是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以,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是最高的智慧9.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0.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1. 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12. 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13.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14. 菩萨为大施主,一切财物,等施众生而无悔。 不望果报,不求名譬,不求生胜处,不求利养,但欲救护一切众生,欲摄取饶益众生,欲学诸佛本行,欲受持诸佛本行,欲显现诸佛本行;欲使一切,离苦得乐。 15.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 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16.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7.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 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8.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19. 该放下时就放下,该舍弃时舍弃,不舍就不会得到,只有空瓶子,才能灌进醍醐20.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21.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22.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23.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24. 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25. 一个人只要活着,不可能什么都不想,不思善,不是恶,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而是在分辨善恶的时候,不起任何的贪爱执着26.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7.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28. 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空虚一样,没有边界,没有方圆,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喜怒,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头尾29. 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於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30.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1.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32. 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 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33.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4.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5. 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36. 有智慧的人,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着于外界的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37. 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38.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39. 佛和众生的关键在于悟与不悟,如果自性迷失,就是众生,自性领悟,众生是佛,一个人只要对世间一切事物做到不拘泥不执著,无所谓取也无所谓舍,就能明心见性40.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1.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2.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43.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44.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45.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46.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7.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48. 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49. 众生都是有佛性的,一切的本性都是光明善良的,只因贪爱嗔恚愚痴等烦恼覆盖,使得本心无法显示真善美的一面50.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51.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52.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 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3.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错误的东西。 54. 心者,譬如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生。 若人心行,普知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也。 何则,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也。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55.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56. 生即死,死亦生,生死不由于命,物定亦胜天,佛本道,道亦佛,佛道皆生于物,菩提本无树,何惧生死? 57.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58.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 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59. 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60.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61.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62. 善男子! 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複如是;入于众生63.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64.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65.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66.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67.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68. 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69. 念菩萨不可坏故生欢喜,念如来教化众生故生欢喜,念能令众生得利益故生欢喜,念入一切如来智方便故生欢喜。 70. 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71.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2. 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 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的情形。 73. 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74. 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75. 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 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76.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77.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8.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79. 菩萨,如众生所作,知其因缘,知其心行,知其乐欲而说法者也。 贪欲多者说不净,嗔恚多者说大慈;愚痴多者,教勤观察一切法;三毒俱多者,令成就胜知法门;乐生死者,说三苦;著诸有者说空寂;懈怠者,说大精进,怀我慢者说平等;谄曲多者说菩萨心,心质直而乐寂静者,广为成就。 80.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81. 心怀慈善就是观世音菩萨;舍离贪念广行布施就是大势至菩萨;自心净化就是释迦摩尼佛;公平正直就是阿弥陀佛82. 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83.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不可能修行。 84. 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85. 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86. 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87.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 88. 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89.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90. 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知惭愧,始能进步不退化。 91. 所谓禅宗要法,无非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人都有佛性,而佛性本清净,明心见性,则得成佛92. 相信自己,贵在坚持,只要我去做了,一点一滴,慢慢地改变,也许和别人比我是最差劲的那个,但是我一定要做到最好的自己。 93. 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94.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95.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96. 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 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 97.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8.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99.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100.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01. 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102.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绍隆佛种。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103.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 104.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05. 作家在稿纸上耕耘,农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师在黑板上耕耘,禅者在心地上耕耘。 106.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07. 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08. 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109.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10.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 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发布时间:2025-10-28 09:07:09 来源:句子汇 链接:https://yingzuidou.com.cn/post/4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