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礼轻礼重-感人小品剧本 内容: 礼轻礼重作者:老美剧本正文礼轻礼重老美人物:甲,男,30多岁,一般干部。 乙,甲妻,30多岁。 甲父,60多岁,农村老头穿着。 甲母,60多岁,农村老太太打扮。 领导父,60多岁,退休干部,精神矍铄,更显比甲父年轻。 领导母,60多岁,退休职工,背景:领导又被提拔重用,其父退休回农村老家居住,甲知道后,为私利,私心趁节日回老家而发生的事。 舞台设计:甲住镇上,领导父退休后与家父同村住。 舞台上三家相邻,左边是儿子家,中间是父母家,右边是领导父母家。 儿子家的过得殷实,窗明几净,父母刚够温饱 ,25瓦灯泡发着黄的灯光刚能看见, 屋里陈设简单,家俱陈旧,但干净整洁。 领导父母刚搬的新家,家里生活富裕,什么都不缺,灯火明亮。 出场:甲,乙 先出场(在自家屋中)。 甲:( 面向观众说,)如今社会都讲究实惠,这用得着的靠前,用不着的靠后。 这不,过年了,当官的过年风光,送礼的恨不能排队;穷苦人过年寒碜,吃过上顿还得想着下顿,最苦人就是我们这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的二不楞子 。 为了前程,为了将来,这逢年过节结余的俩钱,大半儿用在串门上了 ------哎。 没办法(无可奈何状)。 甲:(冲里喊)好了吗? 乙:这就好。 甲:(同前)朋友、同学聚会,就害怕人家说谁谁又提升了,你混得咋样? 该轮到你了吧? 每当我回答还那样的时候,我的心鞭抽一样啊! 同志们,现在讲究干部年轻化,要的大都35岁以下。 我这再不搏一搏,明年还得抓瞎。 乙: ( 弯腰整理好礼品,直身面向观众。)老公的远房一小叔的大儿子当上了区里的大干部。 可老公虽然老实肯干,却一直在镇上是一位一般般,啊! 难堪。 十多年了,他高不成,低不就,就这么窝着,换了几个部门,可级别没有提高,换汤没有换药。 眼愁着,奔4了 ,没优势了,灰心了,就这么的了。 熟料上天有眼,老家摊上这么个有地位的好邻居,亲戚里道的,能沾光的就沾光。 人家一辈子在城里什么东西没见过? 如今退休回了老家,咱也不能寒碜喽! 想以后用人办事,就不能让人瞧不起咱,这不,我和老公准备了这么些礼物。 ( 乙掂起名烟名酒,各种饮用保健品向观众展示)。 乙:(转向老公,)老公,咱们走吧,给拿着。 (乙递甲部分礼物)甲:(接过礼物)给我。 乙:走吧? 甲: 走。 甲、乙拿着礼品出门,媳妇回身关上门,然后同甲一同向外走去。 甲父、甲母屋。 甲父在弯腰拾掇东西,甲母边从里屋出边喊。 甲母:老头子。 甲父:(直起腰)哎。 甲母:给儿子家捎的东西都装好了没有? 甲父:(甲父拿出一蛇皮袋)放心吧,装好了,都打好包了。 他们一来装上袋子就能拿走了。 甲母:(心甘情愿)儿子,媳妇工作忙,过节了东西都没空操持。 我一样一样都准备双份,一份自己留着吃喝招待,一份等儿子来了给儿子捎走,让他们的那个小家吃。 儿子说今年过年忙,春节没空,假期就不回家住了。 我这心里给缺了什么似的,还老觉得堵得慌。 (老太太又作伤心状。)甲父:(忙拿出一装满东西的大蛇皮袋)你说这老太婆也真是,儿子就住得不太远,万儿八千里似的,以往每年春节不都回家住上几天吗? 这一次不回家住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再说了,儿子,媳妇都那么大人了,(把袋子放下,指指袋子),大包小包的准备,老象小孩似的,准还用得着操这样的心备那么多东西,他们吃得了吗? 甲母:咱的心尽到。 甲父:恐怕你是出力不讨好。 甲母:(生气)他从我这儿拿走,出门就是避着我的眼扔了,我也不生气。 (甲母瞪着眼睛欲与甲父继续抬杠,突然,眼睛的余光见儿子、媳匆匆过去,甲母慌忙起身径自向外小跑,来到门外,朝儿子走过的方向望。)甲父:你跑恁快干啥? 甲母:好象儿子他们过去了哎。 甲父:怎么不进家呢? (甲母回头要拉甲父,)甲母:你快来看看(甲父也慌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门口,打着眼罩,掂着脚尖朝儿子走的相反方向看。)甲父 :怎么没有呢? 甲母:(拉过甲父) 这边。 甲父:(转身朝儿子走的方向看,哪里还有儿子的踪影?)甲父:哪儿呢/甲母:远啦。 (甲父、甲母转身回屋,甲母埋怨。)甲母:你说你咋那么苯呢? 自己儿子应当从哪儿来都不知道,你望哪儿看呢? 甲父:我就是往儿子来的方向看的。 甲母:我这一好象,儿子应当过没过去家门呢? 甲父:好象(停顿思考)好象走过去了吧。 (恍然大悟)莫不是你的眼睛看花了吧? 甲母:但愿我的眼睛能看花喽。 看花眼就好了,(自言自语)儿子上哪儿去? 怎么不回家呢? (领导父母家,领导父正喝水看电视,领导母正装着什么。)领导父:(催促)快点儿,装好了吗? 领导母:这就好。 (甲、乙来到门前。)甲:(停住)到了。 乙:(疑惑地)是这家吗? 甲:(肯定)是,这不是刚盖的大门,新修的院墙。 我从小在这庄上长大,能摸不准谁是谁家吗? 就这家,没错。 (甲把礼物都放在左手里,右手敲门。 嘴里说着邦、邦、邦。)领导母:谁呀? 甲:我,婶。 (领导母开门)领导母:(惊奇)哟,大侄子来啦,快进屋。 (看着乙,疑惑)这位是? 甲:我家您侄媳妇。 领导母:真漂亮,我这可头回见呢。 快进屋。 (甲、乙进屋放下礼物。 齐鞠躬。)甲、乙:叔、婶,过年好。 领导母、领导父:过年好。 领导父:(倒水,递上来,笑嘻嘻地)还拿恁些礼物干啥? 你叔我这儿啥都有。 (想起什么)你爸、妈还好吗/我和你婶正说一会儿去你爸、妈那儿呢。 这几天忙着拾掇屋子,也没空串门。 你家过年啥都操持好了? (甲、乙对望一眼)甲:他们还好,啥都操持好了。 乙:(急忙转移话题)婶,您啥都操持好了吗? 要不要我们帮忙? 领导母:不用,不用。 你俩回来住几天吧? 回头给你妈帮帮忙,她累。 甲:就是,我妈每年都得操持我们一大家子过年的吃喝。 (又期期艾艾,转向领导父)叔,您家我大哥过年还回来不? 他现在干啥呢? 老久不见他了,也怪想他的。 领导父:你大哥年后才能回来呢,新调到市委,各项工作都在熟悉阶段,太忙。 1/2 12下一页尾页乙:(突然一拍大腿)太好了,这回差不多了。 领导父:(惊异,脸扭向乙)什么成了? 甲:(闪烁其词)我是说(欲言又止)她是说,我大哥来了,我们聚一聚,喝两盅,叙叙旧,这是就成了。 领导母:是这样啊,到时候你们都来,再叫上你们儿时的朋友,我给你们炒菜,热闹热闹。 甲:那感情好,婶。 乙:(扯扯甲,甲起身)叔、婶,我们走了。 (领导父、领导母相送。 甲、乙出门)领导父:慢走。 (甲、乙已走远。 领导父、领导母回屋)领导父:咱们也去老哥哥那儿看看吧/领导母:走吧。 (领导母拿起已准备好的礼物,领导父又拿起洋仔刚带来的酒,出门,领导父回头锁上门,两人一块儿向甲父家走去。)(甲、乙来到自己父母家门前。)甲:(不好意思)我等你一会儿,你去村里超市买点东西吧? 乙:你咋不去? 甲:村里人都认识我。 乙:(也不愿去)算了,进家,咱们见机行事,大不了给钱。 (儿子径直推门进屋。)甲:(大声)爸、妈。 (甲父甲母停下手中的活,甲乙进屋,甲父甲母起身。 儿子两手空空。 甲父见儿子真来了,没先回家,有点生气,甲母扯扯甲父衣角,努努嘴,望了乙一眼,甲父脸色缓和。 儿子不时地掀掀这儿,摸摸那儿。)甲:这不,啥都操持齐了。 没啥事吧? 爸。 甲父:没啥事,就是你妈老惦记着你们。 乙:(朝向甲母)妈,不用惦记我们。 甲母:没惦记你们,就想给你们捎点儿咱自家做的东西。 甲父:(拿来蛇皮口袋)你们不来家住,你妈老惦记你们过年吃不上年下的东西。 那啥,都是你妈自己做的,你看(甲父一样一样从口袋里掏盛满东西的方便袋,方便袋五颜六色。),这是豆包,这是菜包,这是蒸馍,这是炸好的丸子,炸好的带鱼、鲤鱼,淹好的腊肉。 完了,(又从桌子上盛满东西的方便袋)这是你妈拌好的饺子馅儿,单独拿着,不能挤,晚上有空包,放冰箱里,想吃就自己包点儿。 乙:(对甲母)妈,我们啥都有,街上也啥都有卖的。 甲母:你有是你们的,这是妈的心意。 甲:(也朝向甲母)妈,没啥事,我们就不停了。 镇上还有事。 甲母:那你们快走吧,别摸黑走夜路。 (甲父一样一样又把方便袋装回蛇皮袋,扎上口。 甲拿着口袋出门,先行一步,迎面与领导父撞了个满怀。)领导父:咋的? 天都快黑了还走/(甲放下口袋)甲:叔、婶来啦。 (领导父、领导母热情地向前握住甲后面的甲父、甲母的手。)领导父:老哥哥,过年好哇? 领导母:老嫂子,过年好哇? 甲父:过年好! 过年好! 大兄弟过年好! 甲母:过年好! 屋里坐,屋里坐。 (一行人向里走,领导父拉甲父坐下。 甲看见被拿回的自己的酒。)甲: (指着酒)叔,你咋又拿回来了呢? (领导父听见甲说,看了酒一眼,朝向甲父。)领导父:老哥哥,你看你这事办的,拿我当外人了不是? 让孩子去我那儿,掂那么重的礼物干啥? 我应当先到你这儿才对。 我先捎来酒,别的,以后再给拿来。 全拿来,怕你生气。 甲:(吃惊,欲言又止,怕父亲生气 ,想制止领导父)叔。 领导父:又咋地啦? 甲父:(明白过来,对甲母)你的余光还真不错,刚才真是儿子回来了。 领导父;(对甲父,)老哥哥,你儿子还没进家,先上我那儿去了? 你不知道这事? 领导母:(走到领导父跟前,趴在领导父耳朵前,小声)别说了,侄媳妇在这儿。 领导父:在这儿,我也得说说,我说刚才我就觉得不对劲呢。 领导父:(领导父拉过甲)大侄子,你能回家,我们做老的都万分高兴,这证明你还想着老人,有那份孝心。 甲:(不好意思)是,是。 领导父:可是,话又说回来,你自家门还没进,就拿那么重的礼物到了我家,你这路就走歪了,脑子想斜了。 百善孝为先,按大理,你首先先到你爹娘那儿,完了再到我这儿。 我和你家住恁近,你这样做,我心里可过意不去。 (甲唯唯)领导母:(想制止领导父)你那破嘴瞎叨叨啥? 咱们该走啦。 领导父:(不理领导母,看着甲)有事求我? 甲: (无地自容)我前途的事,想让我大哥帮帮忙。 领导父:提拔啊。 乙: 是。 甲父:这不干得好好的吗? 你瞎折腾啥? 领导父:社会上流行这么一句话,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上前拉甲的胳膊,语重心长)你还没摸准你叔我的脾气,这一点在你叔我这儿还不太管用。 乙:(小声,失望)咱没烧过香,一烧香老佛爷就蹶腚,点儿咋恁背呢? 完了,事办砸了。 领导父:(松开甲)平时,最看不上一些人的过于献媚。 自己的穷爹娘住院,忙,忙得没空进医院多陪陪;领导生病了,也忙,忙得没空进家,三天两头就往他家跑了,鞍前马后,啥活都干,啥人呢这是? (顿)群众的眼光是雪亮雪亮的。 别---(又找甲,是乙,扭头找到甲。 翘起大拇指。)别看你爹种了一辈子地,他在我心目中就威望很高,正直,共事长远。 大侄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地好好干工作吧,你叔我的眼光亮着呢,是金子总不能总被埋没,总有发光的那一天。 甲、乙:(听得也入耳,醒悟,转身向爹娘):爸,妈,这年我们还是回家过。 甲父甲母:(大笑)就盼你们这样呢。 发布时间:2025-09-28 15:24:46 来源:句子汇 链接:https://yingzuidou.com.cn/post/4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