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节日的古诗 内容: 大家都在搜索关于节日的古诗,那您没走错地方了。 改观网这里有最全面的关于节日的古诗。 上到元旦,下到腊日。 都有关于节日的古诗,请慢慢欣赏。 1. 寒食节寒 食[唐]杜 甫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简析】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年诗人在成都浣花溪。 寒食节,诗人外出赏景。 前四句写景,一派宁静田园风光;后四句写人, 农家待客一片热诚。 全诗表现了诗人和村邻田父间亲切、随和的关系。 2. 中秋节中 秋 觅 酒[金]宇文虚中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 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 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简析】从诗中忧思之深广来看,当作于留金之时。 前四句作者以家家团圆对照自己的孤愁,后四句更步步深入内心深处。 感激时难遇,说明作者触景伤情之余内心激奋,很想有一番作为,但又感到时机未到,只好将内心的忧闷吟而为诗,吟诗犹感不足,于是 觅酒绕愁。 千斛 百年极言内心忧愤之深、之久,这就绝非一般乡愁,而是寄托了作者对时局、对故国的深深忧虑。 3. 重阳节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儿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简析】据《唐诗纪事》卷八记载,此诗系作者任新都尉时登览玄武山和友人之作。 古俗,重阳举家登高,寓天伦之乐于郊游赏景之中。 而作者蜀中登高,与家乡相隔万里,故而乡思无限。 归心归望积风烟一句,极写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感。 此行,作者又系和友人一起,同系他乡客居,因而万里同悲。 他乡共酌金花酒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无可奈何之余强自互相安慰的心情,更从反面增强了思乡的感情色彩,因而很能激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蜀中九日[唐]王 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今巳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简析】作者二十岁时入蜀游历,前后约两年,此诗即作于蜀中。 佳节本易引起乡思,眼前又恰在望乡台,自然更触物伤情了。 作者从正面起笔后,下面三句都从反面着墨。 登高饮酒,本是为赏景助兴,作者因客愁难排,却联想到这仿佛是专为他饯行的送客酒。 晚秋的天空常见到大雁南飞,看不到雁是反常的,而诗人却从这反常中联想到南中太苦,连北方的大雁也不肯来。 这些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从而增强了全诗思乡的色调,在构思上颇有 特色。 九曰遇雨二首(选一)[唐]薛 涛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 神女欲來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简析】重九逢雨,佳期登高遇阻,只好留在院内观赏菊花和院外的雨景。 此事虽属遗憾,但面对满院清香的秋菊,亦另有一番情趣,于是诗人又释怀而喜,并想象那位神女也想来院中赏菊而预先布云播雨。 诗人善于自我安慰的微妙心理和情绪变化,尽寓于这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写之中,写来几乎不露痕迹,十分清新自然。 4. 除夕别 岁[宋]苏 轼故人适千里,临別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別,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简析】嘉祐七年(1062),作者在凤翔(今陕西凤翔)判官任上岁暮思归而不可得,便写了一组回忆四川除夕风俗的组诗寄给兄弟子由。 组诗共三首,此为其中第二首。 诗以惜光阴为主旨,构思新颖。 作者从朋友离别时留恋惜别徘徊不舍起笔,作为下文的对照, 然后笔锋一转入正题。 朋友走了,尚可回来;时光一去,却无法追回。 它无影无踪,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已追逐江水奔向大海一去不回了,还是乘邻舍酒熟、猪肥,痛饮自慰吧。 旧岁刚去,新年又将向人们告别,于是诗人劝慰兄弟:光阴既去,就不要老想着往事,那样只能令人衰老。 作者在表达思亲的同时,希望兄弟抓住现在, 珍惜光阴,不要为往事忧伤,洋溢着对兄弟的一片深情,并富有哲理色彩。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唐】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发布时间:2025-08-28 12:41:19 来源:句子汇 链接:https://www.yingzuidou.com.cn/post/3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