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内容: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1、(11)作字。 饭后作字半小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3、  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4、  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5、关于个人方面的也有四点,我认为,关于个人方面的这四点更加重要。 它们分别是:6、  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7、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到一代大儒,曾国藩经历了许多许多,又是什么使得他变得如此成功? 我想说是他的那种勤奋和那种坚持反省的心态。 曾国藩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将体会和心得记录,他的一生都这么坚持下来,一直到他连笔都握不住仍在写日记,这是一份宝贵的坚持。 他曾说过:“非傲即惰”。 人的一生不能太骄傲,同样也不能太懒惰。 他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教育了他自己,更教育了后来者,他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学习榜样。 8、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9、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 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 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 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 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 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 有什么难的。 ”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 这个笨孩子是谁呢? 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10、你看他从军数十年,作为水军将领,带兵期间,哪怕身受重伤,也要住在船上,从来不移住到岸上来。 11、  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12、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3、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 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 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 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 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14、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 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15、“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16、  其意为: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17、  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18、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 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 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 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19、  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20、有人曾说过曾国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既是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卖国贼。 我想说莫让那点滴的瑕疵遮没了他的赤诚之心。 30万湘军立克太平天国起义军,他的“神州第一幕府”更是培育了无数的有才之士,李鸿章、彭玉麟等报国志士都是出自于此。 他博大的胸襟更是换来了无数的人才蜂拥而至。 容闳、李善兰等都为他尽心竭力,江南制造局是他们的杰作,中国机械厂是他们的结晶,更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道绚丽的里程碑。 洋务运动是他的峥嵘里程,忠君报国是他此生的使命,他的一生也因此而精彩。 21、  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22、崇尚“八本”的曾国藩给老屋取名“八本堂”,倡导和以治家的孝悌之风。 曾国藩要求兄弟子侄遵循“八本”家规,就像吃饭一样每日必做必行,并强调“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 23、我想我应该把“勤、俭”当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勤奋学习、努力修身、参与实践、提高本领。 “少年强则国强”,我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篇9读了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的《曾国藩家训》(上下),感受颇深,特别是讲到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每天持之以恒的践行,非常受益。 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也存在比较突出的七条问题和恶习。 一是抖脚;二是无事看手机;三是不善总结;四是不细心;五是不能从容;六是臆测行事;七是不耐烦。 等等24、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 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25、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26、《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 120余年来,人们从本阶级的政治需求出发,对曾国藩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论旨不结论各异。 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本书适合史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27、敬的真正功夫是“内而专静统外而整齐严肃”。 28、切嘱切嘱! 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29、  0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3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31、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32、  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33、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34、早起。 冬春6点起床,23点前睡觉,午休1小时。 35、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6、  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37、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好父亲,也是个孝顺的儿子。 他总是告诫他们要认真研究学问,要读好书但又不能读死书。 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 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 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 “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 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 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 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38、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39、意思是: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 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40、保身。 一是节劳。 保持专注力,勿分散精力;中午午休,工作间隙运动10分钟。 二是节欲。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三是节饮食。 不饮酒、不吃辣;早起一杯温水、一碗黑米粥;晚饭吃中饭一半并不吃肉;饭前喝汤。 四是锻炼。 早起做2次平板支撑、俯卧撑、下蹲各10个;下班后跑步30分钟及以上;每周打一次羽毛球。 41、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42、你看他一生重情重义,画尽十万幅梅花以纪念梅姑。 43、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44、  0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45、  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46、  0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47、事情大多因为匆忙着急缺少思考而没能做成,做成了的事都是取决于成熟稳重的想法所致。 遇事需冷静是一切的前提。 48、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 何必择时? 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9、曾国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方法,更在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50、  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51、  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52、穿戴更是出了名的简朴,一件普通的青缎马褂竟被他穿了三十年。 53、听了爸爸妈妈说的话,我想他们其实说的就是“勤”、“俭”二字。 再联想到我刚看过的《浙江好家风》读本,里面讲的周氏家训“俭,美德也。 俭可养廉,可惜福,可无穷困之忧,可享温饱之乐。 故治家以节俭为第一义”。 还有周恩来说过“丢掉艰苦奋斗传统才难看”的故事,以及谢杨琳的故事“我来做爸爸的手”。 我被深深地触动了。 54、切嘱切嘱! 千万千万! 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 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 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扩展资料:曾国藩简介55、  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6、  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57、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 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 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 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养不教,父之过”。 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 5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59、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0、  以上可见曾国藩十分的俭朴了,而他的子女也一并保持着这种俭朴的家风,个个混的十分有出息,跟那些吊儿郎当的富二代十分不同。 61、意思是表扬一个人的优点可选在公共场合,而他的缺点过失,应在私下里去纠正规劝。 62、  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63、这八条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关于家庭和个人的。 关于家庭的有四点:64、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 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65、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66、他把祖父和父亲的家训进行总结提炼,提出了“八本三致祥”的治家思想:67、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68、  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69、意思是: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 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 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 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70、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家训》71、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7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73、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到一些家长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只要老师能教好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花多少钱都愿意! ”其实,这样心甘情愿的表白大错特错。 错在只知学校教育,不知家庭教育。 孩子该由谁来教? 谁该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 74、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75、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6、《曾国藩家训》是200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成晓军,唐兆梅整理所得。 本书主要从为人处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曾氏家训和家书等内容,是一本非常有史学价值的书籍。 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77、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 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 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 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 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7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79、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80、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以俭持家、远离奢华。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金钱,亲自下厨、纺织。 81、  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82、  这样的情况很多,养出一身懒病的孩子,必定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83、意思是: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 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84、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85、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用自信来赞美自己,鼓励自己。 甚至有的人把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虚”给遗忘了。 新时代的`人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谦虚的人更受欢迎。 因为谦虚中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积极向上在其中。 86、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87、  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88、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89、本文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是给弟弟的书信劝解。 曾国藩一生学问不辍,不管仕途高峰还是低谷,都能孜孜不倦,以读书自娱,这也是曾国藩对家族亲人的劝解和对世人的勉励。 90、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 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 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91、他还特地总结出一个“养生六事”来: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92、  0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93、对待身体健康问题,曾国藩也极其重视,保养得很是用心。 94、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可见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 95、  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96、意思是:我的长进全是在遭受挫折,备受侮辱之时,务必让自己想想自己的志向,勉励自己。 发布时间:2025-05-16 16:19:37 来源:句子汇 链接:https://yingzuidou.com.cn/post/1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