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起于微时
10年前春运,熙熙攘攘的火车上,他捡到了她的火车票:
“我是林见清”。
“我是方小晓”。
在那样无谓的青春里,他们炽热而莽撞地渴望留在北京,都不想回家乡过小日子,都想每天徜徉在北京的灯红酒绿里。
北京,就是他们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的梦。
小晓没读多少书,在北京打各种小工,一心想嫁个北京人。
见清是北京某高校的高材生,想靠开发游戏创业,但毕业后却一直在电脑城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
见清一开始就喜欢小晓,喜欢她眼中的那种无畏和率真。他知道小晓要的是什么,只是,小晓想要的,他给不起,或者说,现在给不起。
他眼睁睁的看着小晓一次次恋爱,又一次次分手,他却迟迟说不出他极力隐藏的那份“喜欢”。
那时候的见清,没名没分的陪在小晓身边,却一直面临着坐拥权利和金钱的老男人的降维打击。
小晓第一任男票是北京某地震局公务员,博士,单位房,典型的新·北京人。
这个秃顶男票,小晓稀罕得不得了。结果见博士母亲时,博士母亲一脸的瞧不上她,哪怕小晓极尽卑微,也讨不了人家母上大人一个笑脸。
如果那份所谓的“爱情”是这样,麻溜扔了吧,一点也不可惜。
妖劲儿如小晓,果然没让人失望,转身就跟这段“爱情”再见了。
小晓的第二任男票,隐瞒婚史骗她当小三,房子大、钞票多。男票喜欢长发,小晓就整天带着一头假长发。
男票送给她一个“音质一流,一般二般手机都比不上”的手机,她得意洋洋跟见清炫耀。
见清默默说了一句:“他对你不好”。
小晓问:“那怎样算是对我好?”
见清答:“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见清知道,只有他为了小晓,什么都肯干,什么都肯给。他更知道,小晓遇上的男人,都不好,或者说,都不如他对小晓好。
这时候的小晓,活得一副拜金的嘴脸;这时候的见清,带着无法转正的心酸陪在小晓身边。
见清为了小晓,跟人打架被拘留。
出狱的那天,阳光正好,林间小路上,小晓跟见清说:“我又恋爱了。”
见清酸酸地问“那人”的情况,小晓调皮的说:“我都帮你问全了,非北京人,无北京户口,工作不稳定,没钱没房没存款,就长得还行”。
见清说:“那你跟着他喝西北风啊?”小晓直接朝见清亲了上去。
原来,小晓口中的“那人”,就是见清。
见清转正了,成了小晓第三任男票。
从这一刻起,小晓不一样了,比起钓金龟婿,她更想要那个肯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
她还是爱钱,爱更好的生活,但是跟那个愿意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比起来,她更爱那个男人。
一头栽进爱情里的女人,真的是......要命了。


后来,怎么就分手了呢?
恋爱初期,他们跟所有的情侣一样,恨不得化身小太阳,去温暖对方的生命。他们一起住隔断间、一起吃煎饼果子,一起吃泡面、一起等末班公交车。
冬天深夜的街头,他们奢侈地打了一次出租车,小晓把脑袋伸出车窗外、冲着深夜空旷的北京喊:我们很快会有钱的。
我是羡慕这时候的他们的,物质清贫,但内心丰盛。
爱情的美好,能让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依然绽放如花笑靥,天在下雨,但有人为你的心撑起了一把坚实的雨伞,风雨不侵。
那份踏实,是多少物质也换不来的。
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之间的爱情开始悄然改变了呢?我觉得是被房东赶着搬家的时候。
他们像逃难一样,坐在打包好的三轮车后面,两个筋疲力尽的人,在诠释着一场颠沛流离的无奈人生,他们的眼里,光彩正在渐渐消失。
整部影片最让我心疼、最让我差点哭出来的地方,就是小晓坐在三轮车后,目光呆滞,看着自己当初捡回来的那个破沙发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那个破沙发,就像是一个象征。
当初,那个别人丢弃的破沙发,小晓和见清一起搬回原本就不大的出租屋。
那时候,他们不介意那是破沙发,就像他们不介意自己的爱情是盛开在逼仄的颠沛人生里一样。
但现在,那个破沙发在他们搬家的时候,只能孤零零的留在家门口,太大了,带不走,就像他们的爱情一样,正在消逝,终究是留不住了。

他们从甜蜜到怀疑、争吵、沉默、离开……一切都像手中的沙,根本抓不住。
见清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在北京买套房子,他以为这样的他才能留住小晓。
可是他忘了,小晓在选择他的那一刻,并不是因为他可以有所谓的“功成名就”,而是因为他是那个肯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
男人在爱情里的自尊心有多强,我不清楚,但是看着两个明明相爱的人,却渐行渐远、还是觉得有些心痛。
为了那么点儿粪土一样的“物质”,却弄丢心头挚爱,太不值了。
小晓心疼见清,不想他活得太有负担:“以前我很想有车有房,但和你在一起之后我觉得这些无所谓,我们两个人好就好了。”
我相信小晓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字面意思,她就是想和见清呆在一起,好好爱彼此。她是真的对那些物质的东西无所谓了。
但是这一切,在见清的眼里,变成了小晓看不起他,两颗心慢慢变冷。
很多男生都觉得,女孩子离开他,是嫌弃他穷,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她认识你的时候,你很有钱吗?
女孩子的离开,只是在你身上看不到你的爱了。没有爱,还留下来做什么呢?还有必要呆在一起吗?自己又不开心。
见清弄丢小晓最大的原因,就是他面对逼仄的生活,选择了最不上道的处理方式。
他在工作中受气,却把气带回家,撒在小晓身上;他以为只有自己辛苦,可是小晓上班被客户骚扰,下班回来还要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给他打气。
他逃避现实,上班跟客户怄气,下班沉迷游戏,偶尔网上和陌生女子暧昧撩骚。
难道那个虚拟的网络女子,比自己曾经信誓旦旦说要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小晓更有魅力吗?这简直是在打小晓的脸,赤裸裸的羞辱。
不爱了就体面分开,又何必把事情搞得这么难堪?
他画着大饼想要给小晓一个美好的未来,却连眼下的温存和小确幸都不肯给予。那真是不好意思,他想给的未来,她也不稀罕要了。
她要的爱,不是未来,是现在,是当下,是如今的每一点每一滴。
这一段剧情,小晓是让人心疼的,她和很多女孩子一样,在恋爱初期,被宠炸天,但当自己慢慢爱到深处时,却又带着一丝卑微和“情深义重”的包容和懂事。
她临走之前,给见清留出了半份泡面,把罐子里最后一点酱挖出来放在碟子里。
她缓缓地走到戴着耳机狂打游戏的见清身边,轻轻对他说:“我走了”。
可惜,那个曾爱她如生命的男人,现在连鼠标都放不下了。
对小晓而言,攒够了失望,就该转身离开了。

爱情,在遗憾里完整
小晓离开后,见清好像长大了,他开始好好研究自己的游戏开发。
看着他拿出笔记翻书写代码那一刻,我心里不禁想:“小伙子,你早这样干不就好了?何必非等到失去了才幡然醒悟呢?你早这么上进,哪怕你一辈子开发不出厉害的游戏,小晓也不至于离开你。”
每次想到这里,就替很多女孩子不值。她们花上青春和时间,明明是想要和那个男人修成正果、白头偕老来着。
结果,却往往把自己变成了一所学校,把自己用血泪调教出来的好男人,拱手送给了别的女人。
自己无数次怄气流泪开垦出来的绿洲,最终却滋养了别的女人的生命。
唉,想想就觉得......好气哦!
见清的游戏成功了,签约了游戏公司,成了“有钱人”。
他买了房子,去找小晓:“我有房子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他以为自己现在可以给得起小晓想要的生活了,他以为这样小晓就会和自己重归于好了。
这逻辑真是太逗了,难道小晓就等值一套房子?难道他们的爱情需要用房子来维系?
他根本就不明白,小晓当初离开,不是因为他没房子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而是因为他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不再怜惜疼爱她了。
他带着执念和可怜的自尊心,却始终学不会如何在逼仄的生活里解锁爱情的正确姿势。
正如影片最扎心的那句对白一样:“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幸福从来都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有多大能力就过多好的日子,把每一天都认真过精彩,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就像《圣经》所写: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余;或饱足、或饥饿、或富余、或缺乏,在各事上,并在一切事上,我都学的秘诀。
影片结束时,看到刘若英谢幕,一身白衣,肤若凝脂,眼神清澈而从容。她深深像观众鞠躬,甩开裙摆,清冷转身,大步流星离去。
这个画面才是那天在影院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曾经唱着《后来》的奶茶,终于学会放下了,坦然放手,骄傲离开。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在生命中最贫瘠的时候,给了你最美好的回忆。
但是,错过的人,就别在回头了。从此一别两宽,各自欢喜,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
有些爱情,是在遗憾里完整,不必非要得到。
村上春树说:“从今天起,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相爱的人,不必非在一起,但趁着今日还能爱的时候,好好相爱,深爱!
您好,我是橙熟柠檬君,下面我来回答一下您的这个问题。
一部电影可以让观众从开头笑,到结局哭,那么这部电影一定是融合了喜剧以及感人的故事情节等元素。而且影片一定是讲了一个好故事,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或是感动。
在我看来,我觉得电影《我不是药神》就是一部集合了喜剧,以及感动,同时又能给人以深刻反思的电影。
影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改编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代购抗癌药的真实事迹。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平凡的神油店老板程勇,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代理商的故事,通过描述程勇与“格列宁”之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慢粒白血病患者“治病贵、天价药”社会现状。
说实话当初是奔着徐峥去的,因为有他我觉得应该一定会是一部喜剧电影。结果看着看着发现是一个反应社会题材的的电影,电影中有几个桥段确实让我很感动。
1,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因得了白血病最后面色苍白躺在床上接受治疗疼的受不了。
2周一围饰演的曹警官和一位患病老奶奶之间一段对话,老奶奶说她因为自己的病把家里吃垮了,活着好,她不想死。
3黄毛拼命保护药品最后出了车祸;还有最后徐峥最后被送到监狱的路上,有许多被他帮助过的病人,在路边一路为他送行,希望他早日归来等等……
这里不仅有感动也有心酸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病人因家里的经济问题把家里吃垮,没有更多的钱去治病了,只能承受病痛带来的痛苦在家等待死亡。
这部电影不仅有喜剧元素,同时也有励志和感动,深深的鼓舞了我们所有人,原故事的患者也是一个白血病患者,他的行动和精神鼓舞身边其他的病友,给了他们活着的希望和勇气,这种精神给人带来了影响,人生短暂,只求平凡并且体现出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好了,以上内容就是我针对于您的问题,做出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A:世上有3种傻人——没病没灾吃药的,见我这个帅哥不乱叫的,看这小品不笑的。要听我这么说,你还不笑啊?!有病,心病。不瞒你们说,我的主修专业是算命。现在看到呗,我就开了这么个心理诊所,这样既可以放心的赚钱,又可以施展我骗人的特长。带个眼镜,看起来有点学问。哎…人呐,咋就这么聪明。哈,来活了!
请进!
B:哎哟…大夫,你这里是心理诊所不?
A:是是是,快坐。
B:大夫,做人难啊,你说做个地球人咋那么难呢?
A:何出此言呐?
B:坐好听兄弟我慢慢说啊!我叫王老五,外号臭豆腐。有个老板凶似虎,把我刮皮只剩骨,钞票在我面前舞,就是不让买份股。对我横眉冷对,整得我是惨不忍睹。我现在比做寡妇都不如。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公还是母了。
A:看你瘦得像狗似的,吃了不少苦吧?过来我看看你面相。
B:这还看面相?
A:我们门诊有面相服务。
B:挺悬乎的。
A:小眼睛、单眼皮、外加一个金钩鼻。这嘴怎么长得像肚脐呢?!行啊兄弟,我发现人五官上的所有缺点,全长在你一个人脸上了。你要不受虐待,全厂工友们都不答应啊。
C来了,进门
C(边走边说):这年头,做人难啊!你说做个地球人咋那么难呢?
A:这咋来了一位肥如猪的?
A:来,做做做
C:大夫啊!有所不知,别看我这么胖,其实保守折磨啊!
C:你瞧,这肚子,辣椒水灌的,这脸,都被打的肿成这样了
B:兄弟,谁打的啊,跟我老板一样?
C:还能是谁?当然是“你傻了吧唧”公司的总裁“我傻了吧唧”呗
B:兄弟,同仁啊!我俩一公司!大哥!
C:小弟!
2人抱在一起
A:别那么亲热了,人家看见了以为同性恋列!
B、C:谁同性恋啊!
A:唉,看你们那么可怜,就送你们一副对联吧,上联是:只要生活过得去。下联是:哪怕头上长点绿。横批:忍者神龟。对了,我不得不问一下,你们的老板长啥模样啊
B、C:我们单位的人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来形容他的长相:
B:上联是:看背影急上千军万马
C:下联是:猛回头吓退各路诸侯
A:横批是什么?
B、C:我的妈牙!
B:都说地球人是脆弱的,我就这么稀里糊涂上班了。自从我我加入他们公司啊每天是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干活干的比驴还多呢!啥也别说了,大哥,全是眼泪啊~
C:你还算好的啊!我还被骂,被打啊
A: 我得赶紧吹点小牛,开始骗钱了。
C:啊?
A:没什么,我说再这样就该废了。
B、C:大夫…你得救我呀!
A:好说好说,针对你这种情况,我给你提供两种你对付老板的套餐:一种是恐怖套餐;一种是和平套餐,你自己选吧~
C:恐怖套餐,太吓人了。我胆小,你给我说一下和平的吧。
A:和平套餐,是吧!这个呢,涉及到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
C:明白…知识产权…你看这样行不? (掏200元钱来)
A:行!看你挺诚心,告诉你吧。和平套餐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就是——辞职!
C:辞职?这基本上是办不到的,你是不了解具体情况,我还有2000块工资在那压着呢!我啥都没了,那不就完了吗?
B:大夫,和平套餐我也做不到,你给我来恐怖的吧
A大夫做出要钱的手势
B给了大夫50元钱
A:这不耗子给猫当三陪,你要钱,不要命了! 这让我很为难。
B:大夫,我也很为难啊
A:就50块钱呐,
B:这不还有点零钱嘛!你能要不?
A:你以为我不敢收,是不?(把零钱放入口带)我跟你们说啊,这恐怖套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勇气!
B:我们都这样了,还怕什么啊?
C:你就直说吧,我坚持的住
A:喝点酒,壮下胆喝完酒之后,趁酒劲,找个街角,得躲着:抠掐挠拧咬,拳打脚踢踏 我就不信了,整不死他~
C这要出人命的啊?
A:我也知道,我这主要是要吓唬吓唬他,来个老太太抹口红——给她点颜色看看
B:能行吗?
A:狗咬屁股~肯定的
C这传呼…老板呼我呢 我去给他回一个啊…
我那饭盒手机在宿舍充电呢 把你的手机借我用一下
A:病人同志,收你这一点点门诊费,我还要搭个手机费~快点打啊!哎,等会,我给你交代两句!
C嗯,你说好了
A:一要狠、二要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实在不行你就自杀吧
C:啊?老板,我对你没意见,刚才信号不好,哦,请4个同事在多美味吃饭啊,叫我们也去啊,谢谢~~啊!交钱呐~~多少钱呐?8800呀,啊,没事~我不是对你有意见。我是说啊,请4个同学吃饭才花8800也太为我省钱了!行,我马上就去!诶,88
大夫,我们得马上去给我老板交钱去,咱俩今天聊的挺好的,以后我再来听你教导吧!
A:好!再见,唉~这钱赚得太容易了吧。赶紧给我老妈打一个电话。汇报汇报
(招手机)。夷?手机呢?惨了,被那个臭豆腐拿走了,(朝远方)别跑啊!
就这么多啦!!!嘿嘿......顶我吧!!!
我是一只特立独行的鱼,不写鸡汤文,只想写你你想看的,欢迎和我一起讨论你喜欢的影片。
今天想和大家说的影片是《少年的你》。这部让我从头哭到结尾的影片,很多人哭是因为看到过去的自己,我哭是因为我为那个执着保护陈念的少年哭。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就进入了我的观影单里,不是因为有易烊千玺,而是在一开始这部剧宣传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那个令我难以平复的片段:那个在黑暗里一直跑一直跑的陈念,那个在监狱里拼死护住陈念的小北......
退档之后再定档,终于还是等来了。 进影院的时候我是轻松的,可是电影结束的时候,整个影院静悄悄的,没有人起身立刻离开,我依稀能够听到被压得很低的抽泣声,所有人默契的待到片尾曲结束,才起身离开。 我知道所有的人都是沉重的。

二。
陈念,一个17岁的女孩,最大的愿望,是平安无事地熬过最后一个月,顺利高考。 可是这样的愿望,竟是奢侈。 距离高考,还有40多天… 然而,对于高考生陈念来说,这40多天,却比一生还要漫长…
这一天,同班同学因不堪忍受校园霸凌,跳楼自杀… 她的尸体,躺在学校的天井里,被围观,被讨论,被拍成照片和短视频,被发到朋友圈、微博和抖音…
陈念知道她生前爱漂亮,脱下外衣,盖住了尸体… 陈念善意的举动,引起了施暴者的注意,各种来自外界的目光强硬撬开了这个紧闭上锁的小世界,陈念变成了下一个被霸凌的人。
母亲欠债的事情闹到了学校,同学们不仅没有任何安慰,反而拿她开起了轻佻的玩笑。体育课传球时,大家默契地避开了这个人,全然当她不存在。
等她被人推下楼梯推出伤口时,同学惊呼的声音里没有任何担心的成分,只有“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的怨怪。
再到她揭发同学间的霸凌行为后,施暴者被停学、班主任遭调走……没有人觉得陈念勇敢,反倒怪她多事,受害的人被推成了混乱的源头。
她茫然环顾四周,却找不出任何人可以指责时,大颗大颗的泪珠簌簌而下 对于陈念来说,这40多天,仿佛是一段漆黑的隧道,她走啊,跑啊,却永远都走不到头,看不到光…

三。
直到这一天,陈念遇到了小北… 小北是一个混混... 幼年时被父母遗弃,在街头讨生活,靠着偷鸡摸狗维持生计... 这原本是个不被看得起的人: 抽烟、打架,没钱上学也觉得读书无用,靠着偷鸡摸狗的小勾当来换点打游戏的网费,还没成年就已经留有案底…… 出场也特别不堪,被几个人按在地上打得无法反抗,勒着脖子掰过扭着的头,露出一张满是血污的脸来,肮脏又狼狈。
但就是这个信奉丛林法则的混混,和他破旧简陋到随时可能被当做违章建筑拆除的家,却成了陈念在无处可去时所能找到的唯一避风港。
小北自觉承担起了保护陈念的责任:默默跟随着送她上下学、为她威胁施暴却没受到惩罚的女同学……以至于再后来小北私自决定承担起一切,执意要给陈念最好的结局。那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浪漫,从最深的绝望中开出的花朵。
两人隔着玻璃窗默默流泪的片段,打动了很多人,却也让人心生“为什么”三个字?
大家都明知道陈念不可能带着这份顶罪的“馈赠”过得安生快活,小北为什么还要执意顶罪?但这也是小北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他就是有不由分说要去保护陈念的劲儿,不问缘由,不顾后果。
仅仅只是为了履行那句:“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四。
在彼此了解之后,陈念在小北的摩托车后座上敞开过一次心扉,关于胡小蝶的死——那是连警察和妈妈都没能从她嘴里挖出来的话。 她小心翼翼地问,“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我不值得被你这样保护”。
陈念问小北那句话,是在被压力折磨太久之后的试探,“如果我不是一个完美受害者,那我还值得被同情吗”,因为她也曾是漠视惨案发生的一员。
而小北其实是听到了陈念的问题的,但他却大声问着,“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向上的嘴角带出了那么一丝丝包容。 生活在城市最边缘的小北,虽然没有未来,但他是背后这个女孩的全部支撑。
一定会有人问: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老师?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警察?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大人?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法律? 他们的不相信,并不是因为他们年少无知,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谙世事,也并不是因为青春期的荷尔蒙…
而是,大人,不值得他们相信。
当一个少女陷入绝望,能够保护她的,居然是另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少年…
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有一个成年人说:牺牲自己,保护别人,没人会这么干… 另一个成年人回道:你当然不会这么干,我也不会这么干,但你不要忘了,他们是少年…

五。
电影之外,是另一种人生百态。电影终究是电影,生活中不是每一个陈念都可以遇见小北的,有些人没有那么幸运。
校园暴力,绝不是简单的拳打脚踢。 记得初中的时候,同班的一个男生因为名字比较女性化,性格也是唯唯诺诺的样子,经常会被一些看起来比较混的男生欺负,索要保护费,大庭广众的羞辱他叫他“娘娘腔”,更过分的事在课间操将他的书包扔进了臭味熏天的垃圾桶..... 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过一句话,包括我。
后来不堪这样的欺凌,他终究辍学离开了。 也许有的人像陈念那样默默坚持着,以为熬过来了,就能开启了新的生活。
他们不愿提起往事,因为伤疤永远不会愈合。 也有些像胡小蝶一样则没能坚持下来,离开了这个世界。
很多人以为,校园暴力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不是这样的。 之所以很多人看不到,是因为那些施暴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犯错, 哪怕在校方警察介入的时候,还是会为自己狡辩。
那些遭受创伤的的受害者,生怕心里的那道疤又一次被人狠狠的撕开,重新血肉模糊的样子,太疼了,于是再也不想回忆起来。 那些已经离开世界的人,他们再也没有为自己声讨正义的机会了。

六。
当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家庭、校方、国家开始重视了...... 为了有效解决「校园暴力」事件。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止落实年行动的通知》。
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治理校园欺凌的地方性法规。每个人、组织、机构,都想让我们的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当电影落下帷幕的时候,我们都不希望这仅仅只是一部电影,不希望我们看完之后唏嘘几句而已。
希望我们真的重视,真的思考,并且真的有所收获: 即使生活在阴沟里,总会有人带你仰望星空即使你不是那个能带她仰望星空的人,也希望你勇敢,不要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