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是以武则天治下著名宰相狄仁杰为主角的推理剧,是一部融合悬疑和推理的精品。
第一部:该剧包括三个小故事:《使团惊魂》、《蓝衫记》和《滴血雄鹰》。
第二部:本剧讲述的三个故事为《关河疑影》、《蛇灵》与《血色江州》。
第三部:本剧由《黑衣社》和《漕渠魅影》两个部分组成。 个人喜好第二部 剧情紧凑气氛逼真紧张,案情扑朔迷离,断案手法巧妙。还有那一句经典台词,(元芳,你怎么看)
第一部,蓝衫记
1. 狄仁杰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侦破了突厥使团遇害的特大案件后,武则天大悦,任命狄仁杰为江南道黜置使,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江南访察吏治民情。四品鹰扬卫中郎将李元芳随驾出巡。
正是初春时节,晴空万里,大地复苏;地处江南的湖州郊外,早已是一片早春气象,树木新绿,百花飘香。几只蜜蜂不停在花丛中飞舞。
一位老蜂农调制好一碗蜂蜜水,端起碗来,对对面的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长者笑道:“来,先生,尝尝鲜。”
此人正是狄仁杰。他接过碗,轻轻地啜了一口,分几次将蜜水咽下,而后将碗递给身旁的李元芳。李元芳接过碗,“咕嘟”一大口,喝下了半碗。
狄公“扑哧”一笑:“元芳啊,品蜜不能这样,你这叫喝水。”
李元芳笑了:“我哪懂那么多,只知道甜。”
正在此时,一阵微风吹过,隐隐传来一阵啼哭声。狄公一惊,抬起头来,只见不远处太湖石旁的大柳树下,一位美貌少妇坐在石凳上抽咽着,面前站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老人满面怒容,大声说着什么。声音顺风飘了过来。狄公和李元芳对视了一眼。那边,老人偶一扭头,正看到了狄公他们三人。他似乎吃了一惊,大步走了过来。
刘大一见老人走来,非常紧张:“坏了。”
狄公赶忙问道:“这位老翁是?”
刘大道:“这位就是本家的刘员外。坐着的就是新过门的夫人。”
话音未落,刘员外大步走到三人面前,满面怒容,看了看狄公和李元芳,问刘大道:“这二人是从何而来?”
刘大赶忙道:“是公子的朋友,来看看咱家的花圃。”
刘员外怒骂道:“你这狗头真是欠打!既是公子的朋友,在前厅也就是了,为什么要引他们到花园中来!”
刘大委屈地道:“是公子让我……”
“啪”的一记耳光,抽在了刘大的脸上。刘员外怒不可遏,歇斯底里地大叫:“公子,公子!我还没死呢!”
狄公赶忙上前一步道:“员外息怒,我二人不过是仰慕刘家花园之名,特来看看,别无他意。”
刘员外鼻子重重地“哼”了一声:“府内不便,二位这就请吧。”说完,他大踏步地往回走去。
李元芳非常气愤:“你家员外真是不通情理,我二人不过是进来看看便遭这等抢白!”
刘大捂着脸嘟囔道:“这老头子今天这是怎么了。真他妈邪门!”
狄公赶忙道:“既然主人不乐,那我二人就此告辞了。”说着,对李元芳使了个眼色,二人快步朝外走去,出了庄门。
“二位,请留步!” 刘传林从后面跑过来。狄公收住脚步。
刘传林惊诧地道:“怎么,二位要走?”
狄公笑了笑:“还有些事情,就此告辞。”
刘传林道:“花厅已备好酒席,怎么也要用过饭后再走啊。”
狄公微笑道:“就不打扰了。咱们后会有期。公子留步。”说着,二人快步离去。刘传林愣在当地,不知所以。
狄公和李元芳走在庄外的土路上。李元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狄公回过头问道:“笑什么?”
李元芳笑道:“本以为能打个秋风,蹭顿好吃的。没想到,好吃的没吃成,倒遭了一顿好抢白。您这宰相大人,也算是颜面扫地了吧。”
狄公被这几句话逗得哈哈大笑:“有道理。果然是颜面扫地!看来,我二人只得到乡间小铺去填饱肚子了。”
李元芳笑道:“这个客一定由卑职来请。”
狄公也笑道:“你是想花小钱,下次占我的大便宜。”
李元芳笑道:“大人说得一点不错。”
狄公道:“好,我问一个问题,只要你能回答,就你请。回答不出,就我请。”
李元芳道:“大人请讲。”
狄公道:“这个刘员外为何怒气冲冲?”
李元芳愣住了。他静静地思索着,良久,犹豫道:“难道,大人又看出了什么端倪不成?”
狄公微笑道:“答不出来了吧?”
李元芳点点头。狄公道:“因为,他和夫人吵架了。”
李元芳愣住了。狄公哈哈大笑,快步向前走去。
李元芳道:“这么大的人,为了一顿饭??!!,真是的!”说完,他也不禁笑了出来。
傍晚。县城的一家小饭铺内,食客们呼幺喝六,大声叫喊。狄公和李元芳坐在靠近门边的一张桌旁,边吃面条边闲聊着。李元芳笑道:“您这位黜置使大人打算什么时候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啊?”
狄公笑道:“不急,不急啊。所谓黜置使,就是要查看各州县官吏的政迹,赏善罚恶。倘若我们摆出仪仗,盛服来此,就很难看到此地官吏的真实面目。还是这样好啊,既能查看民俗民风,又能查察吏治,还可以吃上这碗可口的阳春面。”
李元芳笑了起来:“这碗面对卑职来说,并不可口。”
狄公笑道:“你是凉州人,吃不惯南方食物,这也难怪。”
李元芳道:“中午大人请卑职吃臊子面,晚上卑职请大人吃阳春面,看来,以后和大人出来,吃面是肯定的了。哎,狄春的话真是说得很对呀。”
狄公好奇,笑问:“这小厮说我什么?”
李元芳道:“他说,要想占上大人的便宜真的是十分的不容易。”
狄公听罢不由得哈哈大笑。李元芳也笑道:“既然沾不上大人这个黜置使的光,那卑职是不是可以申请下顿饭不再吃面了。”
狄公连连点头:“好,好。下顿一定不再吃面。”
李元芳哈哈大笑起来。狄公伸手端过李元芳的碗道:“左右你也吃不惯,便分我一些吧。”李元芳笑道:“没占到大人的便宜,大人倒是占尽了卑职的便宜。我这亏吃大啦!”
狄公大笑:“哎呀,再要一碗又吃不完,咱俩分分岂不节省些。”
李元芳笑着将碗里的面拨进狄公的碗里。狄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李元芳道:“大人,这次,皇上封大人为黜置使巡察江南各州县,又将我擢升为正四品鹰扬郎将,据我看,一来是为了整饬吏治,二来也是为了酬功。”
狄公抬起头:“酬功?”
李元芳点点头:“正是。幽州一案大人费尽心力,披肝沥胆,鬓边已平添了许多白发,圣上之所以派大人到江南巡察,就是想让您好好休息休息。”
狄公笑了:“好个李元芳,居然把圣上的心思猜了个五成。”
李元芳一愣:“只五成?”
狄公点点头。李元芳问:“那还有五成……”
狄公放下筷子,长长叹了口气:“我们临行之前,御史李昭德因上书谏事,触犯天颜,被皇帝处死,这件事,你知道吧?” 李元芳道:“我听说了,却不知原委。”
狄公点了点头:“而今,朝内很多大臣纷纷上折,恳请皇帝将大位传与太子,复李唐神器,李昭德就是其中之一。皇上心内不快,却又无法明言,因此,以其他事为由处死了李昭德,杀一儆百,以缄众人之口。”
李元芳还是不明白:“是这样。可这跟您有什么关系?”
第一章 湖州县惊爆连环杀(6)
狄公道:“这些上书的大臣,有很多是我的学生,像张柬之、郝处俊、姚崇、宋景。皇上担心,一旦他们找到我,要我牵头上书,我会很难处置。因此,她想了这个办法,一来是让我休养,二来,是躲开是非的漩涡,这是皇上的苦心啊。”
李元芳这才恍然大悟。
狄公叹道:“这些大臣冒死上谏,忠心可表,这也还罢了。可他们恰恰忽略了一件事。”
李元芳问:“什么事?”
狄公道:“太子。”
李元芳愕然:“太子?啊,大人是担心皇上会迁怒于太子?”
狄公点点头:“正是,皇上这个人我了解,城府极深,一旦她心中怀恨,不动声色,就能置人于死地。而太子又是软弱无能的人……”
李元芳叹了口:“大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别再多想了,到湖州就好好休养生息,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一番苦心。”
狄公点点头:“是啊,湖州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加之景色秀美,气候宜人,倒是个休养的好所在。”
李元芳道:“湖州是不错,只是这里的人有些刁钻。”
狄公一愣,继而笑了起来:“你还记着上午那件事。”
李元芳也笑了:“那个老头也忒不通情理,想起来令人气愤!”
狄公道:“好了,我们闯进人家家里,还不许别人发发脾气?再说,那位刘公子不是拳拳之意,以礼相待吗?”
这部剧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想去用非黑即白的善恶观对观众进行说教,相反它很好体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
这部剧的演技是众所周知的好,甚至很多小配角都演的很棒,非常值得推荐。这部剧的主要人物,也塑造的很成功。
狄仁杰是前朝元老,他对武则天一直是忠心耿耿的,但同时他一直希望匡复李唐王朝,他并没有因为武则天的性别或者手段就否定她的治国之才,但是他也不会因为忠诚于武皇就不去同情那些被迫改姓被迫流亡的李氏王族后裔。
狄仁杰系列里很多案件都涉及到李氏王族后裔,他们想要除掉武皇,狄仁杰一方面同情他们的遭遇,但也明白这些亡命之徒不可能成为明君。
狄仁杰有很多开挂技能,会医术会诗词会外语会推理关键时刻还会拉弓,但同时他非常疼爱李元芳,把他当成自己儿子看待,他疼爱如燕,他和曾泰和张柬之可以互相打趣调侃,他是个胖子爱吃阳春面。这些非外挂技能,显得他就像是生活中的慈祥的长辈,好吃,温和,擅长谈心。
李元芳看似是主角光环不死之身,但仔细看看他一样是个复杂的角色,他是朝廷命官但有游侠的气度,骨子里不受拘束快意恩仇,在第二部江州案也为此苦恼迷茫过。他武功高强胆大心细彬彬有礼外语也不错,但感情方面非常之木讷慢热(话说绅士而木讷的大英雄这种设定真的太戳我了!还怕鬼哈哈哈。第二部崇州案的重伤,非常感人,可以看得出性格里的侠义,狄胖胖怒斥王孝杰那段嘴炮超级过瘾!
吕中老师饰演的武则天,全剧都是比较素净的男装扮相,然而气场比某些八十米龙袍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她有治国之才,谈笑间气度慷慨,任用了一些奸臣但也任用了不少贤臣,她大力惩治腐败,同时永远在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自己曾经为皇位做出的事也变成难以驱散的噩梦,是个坚强又脆弱的女皇。她和狄仁杰之间的君臣相知又互相揣摩的复杂关系也在剧中有很多体现。
狄如燕是向往光明的杀手,内心无比渴求温暖,也许就是这种向往,让她即使在蛇灵中也得以保持单纯可爱的本心,让她能和疼爱她的人生活在一起,有些刁蛮任性但总体是天真烂漫而且有勇有谋的
小时候的我,觉得李元芳和狄如燕这对真的太可爱了,一句“私心”,一句“你知道”,好像没说什么,却好像什么都说了,在这部以推理为主的古装剧里,这对恋人发乎情止于礼的暧昧和甜蜜,不喧宾夺主,只锦上添花。现在想来,都觉得很开心
这种淡淡的甜蜜,近年来也少见了。
这部剧让我们感动的很多,第一部里吉利可汗那句“我突厥男儿,讲话掷地有声”,他和狄胖胖元芳之间的生死友谊,虎敬晖和金木兰的爱情,第三部里狄胖胖以为元芳牺牲了时对他的怀念,第二部里林永忠虽然成功复仇但彻底逼疯女儿的惨剧……
钱雁秋真的很棒,台词非常考究,每一个大段都具有思辩性。
